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“有+VP”句式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3页 |
1.1 选题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对象和内容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1 问卷统计法 | 第11-12页 |
1.3.2 对比分析法 | 第12页 |
1.4 语料来源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第三章 “有+VP”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 | 第15-22页 |
3.1 “VP”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3.2 “有+VP”句式的语义功能 | 第16-22页 |
3.2.1 语义功能 | 第16-20页 |
3.2.2 完成时、进行时讨论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“有+VP”句式的使用状况 | 第22-27页 |
4.1 古汉语中的“有+VP”句式 | 第22-23页 |
4.2 方言中的“有+VP”句式 | 第23-24页 |
4.3 进入普通话的“有+VP”句式 | 第24-27页 |
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“有+VP”句式 | 第27-30页 |
5.1 台湾地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“有” | 第27页 |
5.2 中国大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“有 | 第27-29页 |
5.3 教材对比考察结论 | 第29-30页 |
第六章 “有+VP”句式的对外汉语教学 | 第30-36页 |
6.1 怎样处理课堂教学程序 | 第30-33页 |
6.1.1 明确教学对象 | 第30页 |
6.1.2 突出教学前提 | 第30-31页 |
6.1.3 注意学生层级 | 第31-32页 |
6.1.4 提升教学趣味 | 第32-33页 |
6.2 课堂参与者应对策略 | 第33-36页 |
6.2.1 汉语教师的应对策略 | 第33-34页 |
6.2.2 汉语学习者的应对策略 | 第34-36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