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变性乳清蛋白的测定及其对产品特性的影响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1 前言 | 第9-20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概述 | 第9-11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的定义 | 第9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组成 | 第9-11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的性质 | 第11-14页 |
| ·物理特性 | 第11-12页 |
| ·化学性质 | 第12-14页 |
| ·营养特性 | 第14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的测定 | 第14-16页 |
| ·凯氏定氮法 | 第14页 |
| ·SDS电泳法 | 第14-15页 |
| ·高效液相法 | 第15页 |
| ·双缩脲法 | 第15-16页 |
| ·考马斯亮蓝法 | 第16页 |
| ·其他方法 | 第16页 |
| ·食品中未变性乳清蛋白的分析 | 第16-18页 |
| ·配方食品 | 第16-17页 |
| ·在酸奶中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| ·在干酪生产中的应用 | 第18页 |
| ·在冰淇淋中应用 | 第18页 |
| ·在肉制品及其他食品中应用 | 第18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| ·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30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20-22页 |
| ·原料 | 第20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20-21页 |
| ·主要仪器 | 第21-22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2-30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测定 | 第22-26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对产品特性影响 | 第26-30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58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测定方法的研究 | 第30-41页 |
| ·考马斯亮蓝试验结果 | 第30-35页 |
| ·双缩脲试验 | 第35-40页 |
| ·方法的置信区间对比结果 | 第40页 |
| ·两种方法对比 | 第40-41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与酸奶品质特性影响 | 第41-48页 |
| ·乳清蛋白含量测定 | 第41-42页 |
| ·不同热处理下酸奶pH变化 | 第42-43页 |
| ·不同酸奶的感官评分 | 第43-44页 |
| ·持水性变化 | 第44-46页 |
| ·黏度变化 | 第46-47页 |
| ·不同加热下色泽变化 | 第47-48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对牛奶品质特性影响 | 第48-53页 |
| ·表面疏水性测定 | 第48-49页 |
| ·牛奶浊度的变化 | 第49-50页 |
| ·牛奶热稳定性变化 | 第50页 |
| ·牛奶中巯基量变化 | 第50-51页 |
| ·牛奶色泽的测定 | 第51-52页 |
| ·感官评分 | 第52-53页 |
| ·未变性乳清蛋白对不同奶粉性质研究 | 第53-58页 |
| ·基本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| 第53-54页 |
| ·不同奶粉的溶解度测定 | 第54页 |
| ·不同乳粉未变性乳清蛋白测定结果 | 第54-55页 |
| ·不同乳粉粒径测定结果 | 第55-56页 |
| ·不同乳粉电镜扫描结果 | 第56-58页 |
| 4 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5 展望 | 第59-60页 |
| 6 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| 7 硕士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| 第65-66页 |
| 8 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