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 自然主义”思想的起源 | 第9-17页 |
(一) 自然主义教育的含义 | 第9页 |
(二) 自然主义思想的源起 | 第9-13页 |
1.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灵魂说 | 第9-10页 |
2. 14—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| 第10-11页 |
3. 17 世纪夸美纽斯的自然法则论 | 第11-13页 |
(三)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 | 第13-17页 |
1. 卢梭“自然主义教育”观 | 第13-14页 |
2. 裴斯泰洛齐“爱”的教育 | 第14页 |
3. 杜威“新教育理论” | 第14-15页 |
4. 蒙台俊利“自由教育” | 第15-17页 |
二、 “自然主义教育”思想在东方的美术教育影响 | 第17-20页 |
(一) 日本“自由画”教育运动 | 第17-18页 |
(二) 中国台湾“人本主义”教育 | 第18-19页 |
(三) “进步主义教育”与中国近代美术教育 | 第19-20页 |
三、 “自然主义教育”思想视角下的我国中学美术教育 | 第20-24页 |
(一) 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| 第20页 |
(二) 对应试教育的反思 | 第20-21页 |
(三) 素质教育与当代中学美术教育的要求 | 第21-22页 |
(四) “自然主义教育”与当代我国中学美术 | 第22-24页 |
1. “个性化”的美术教育 | 第22页 |
2. “学生中心论”视角下的美术教育 | 第22-24页 |
四、“自然主义教育”思想视角下的我国中学美术教育 | 第24-30页 |
(一) “自然主义教育思想”与新课标下的“四大领域” | 第24-26页 |
(二) “整合型”背景下的中学美术 | 第26-30页 |
1. 日美“自然主义教育”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6-27页 |
2. “工具论”与“本质论”整合型美术教育观 | 第27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1页 |
致谢 | 第31-32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