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19页 |
·灰树花 | 第9-14页 |
·灰树花简介 | 第9页 |
·灰树花国内外研究 | 第9-10页 |
·灰树花多糖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·灰树花多糖的提取、分离与纯化 | 第11-12页 |
·灰树花多糖的生物活性 | 第12-14页 |
·糖尿病的简述 | 第14-15页 |
·糖尿病的概念 | 第14页 |
·糖尿病的分类 | 第14-15页 |
·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| 第15页 |
·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 | 第15-17页 |
·胰岛素生物学特性 | 第15页 |
·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 | 第15-16页 |
·胰岛素抵抗 | 第16页 |
·胰岛素抵抗的病因 | 第16页 |
·胰岛素抵抗的预防及治疗 | 第16-17页 |
·HepG_2细胞株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19-3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9-24页 |
·菌种与细胞株 | 第19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19-21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21-23页 |
·主要培养基 | 第23页 |
·所需溶液的配制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33页 |
·灰树花深沉液体发酵培养 | 第24页 |
·灰树花胞外多糖的醇提 | 第24页 |
·灰树花降血糖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| 第24-25页 |
·苯酚硫酸法测定GFP糖含量 | 第25-26页 |
·GFP抑制α-葡糖糖苷酶活性的检测 | 第26页 |
·高活性组分的纯度鉴定 | 第26-27页 |
·GFP-2的理化性质 | 第27-28页 |
·HepG_2细胞体外培养 | 第28页 |
·HepG_2细胞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建立 | 第28-30页 |
·GFP-2对模型细胞糖原代谢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胞内丙酮酸激酶的测定 | 第30页 |
·HepG_2胞内蛋白抽提实验 | 第30-31页 |
·免疫印迹实验 | 第31-33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51页 |
·灰树花深层发酵多级培养 | 第33-35页 |
·灰树花种子分级培养 | 第33页 |
·灰树花最佳培养发酵条件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·灰树花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| 第35-37页 |
·灰树花胞外多糖的提取 | 第35页 |
·灰树花多糖除蛋白 | 第35-36页 |
·灰树花多糖的脱色 | 第36页 |
·灰树花胞外多糖分级 | 第36页 |
·GFP糖含量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GFP降血糖活性组分的筛选 | 第37-40页 |
·GFP对α-葡萄糖苷酶的抑制 | 第37-38页 |
·葡萄糖凝胶分离GFP-B组分中的活性成分 | 第38-39页 |
·GFP-2组分纯度的鉴定 | 第39-40页 |
·GFP-2理化性质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物理性质 | 第40页 |
·化学性质 | 第40页 |
·红外光谱定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建立 | 第41-43页 |
·胰岛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·HepG_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持续时间 | 第42-43页 |
·HepG_2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HE染色 | 第43页 |
·GFP活性机理的研究 | 第43-45页 |
·GFP缓解模型细胞胰岛素抵抗能力的检测 | 第43-44页 |
·GFP-2对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GFP-2缓解模型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检测 | 第45页 |
·GFP-2缓解HepG_2细胞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蛋白的检测 | 第45-51页 |
·免疫印迹分析PI3k蛋白表达 | 第45-46页 |
·免疫印迹分析Akt蛋白的表达 | 第46页 |
·免疫印迹分析葡萄糖6磷酸酶蛋白的表达 | 第46-47页 |
·GFP-2对模型细胞内糖酵解关键酶活性的检测 | 第47-48页 |
·PAS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糖原含量 | 第48-49页 |
·GFP-2对胞内糖原变化的检测 | 第49页 |
·免疫印迹分析GSK-3蛋白的表达 | 第49-51页 |
4 结论 | 第51-52页 |
5 展望 | 第52-53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0-61页 |
8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