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3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30页 |
·科技创新人才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7-21页 |
·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·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·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集聚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| 第21-24页 |
·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 | 第21-22页 |
·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 | 第22-24页 |
·集聚效应的相关研究 | 第24-26页 |
·人才集聚效应 | 第24-25页 |
·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效应的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空间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| 第26-29页 |
·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探索与发展 | 第26-28页 |
·空间溢出效应的应用研究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构建 | 第30-43页 |
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程度的测算与分析 | 第30-36页 |
·集聚程度的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 | 第30-31页 |
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程度的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演变趋势 | 第33-36页 |
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理论模型 | 第36-39页 |
·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| 第36-38页 |
·理论模型的构建 | 第38-39页 |
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空间计量模型 | 第39-42页 |
·经典计量模型构建 | 第39-40页 |
·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| 第40-41页 |
·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实证研究 | 第43-55页 |
·空间相关性检验 | 第43-46页 |
·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 | 第43-44页 |
·局部空间相关性检验 | 第44-46页 |
·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及选择 | 第46-50页 |
·邻接矩阵下三种空间模型的估计 | 第46-47页 |
·地理距离矩阵下三种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 | 第47-48页 |
·经济距离矩阵下三种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 | 第48-49页 |
·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 | 第50-54页 |
·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 | 第50-52页 |
·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 | 第52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9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6-57页 |
·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