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一 引言 | 第6-8页 |
| 1. 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| 第6-7页 |
| 2. 研究的目标以及意义 | 第7页 |
| 3. 研究方法、理论依据及语料来源 | 第7-8页 |
| 二 交互义与交互句 | 第8-31页 |
| 1. 交互句 | 第8-13页 |
| ·交互义与交互 | 第8-9页 |
| ·交互句的生成 | 第9-10页 |
| ·交互句的主要特征 | 第10-12页 |
| ·交互义的主要表达手段 | 第12-13页 |
| 2. 交互句与交互副词 | 第13-21页 |
| ·交互副词与范围副词的异同:“相互”与“都”的比较 | 第13-16页 |
| ·交互副词与协同副词的异同:“相互”与“一起”的比较 | 第16-17页 |
| ·“互相”与“彼此”的一致性 | 第17-21页 |
| 3. 交互句与交互动词 | 第21-30页 |
| ·交互动词的分类 | 第21-26页 |
| ·伪交互动词 | 第26-29页 |
| ·两类主要交互动词的比较 | 第29-30页 |
| 4. 交互句与方位名词“之间” | 第30-31页 |
| 三 交互句在句法上的表现 | 第31-36页 |
| 1. 交互句对状语的要求 | 第31-33页 |
| ·交互副词在状语结构中的语序 | 第31-32页 |
| ·交互动词与协同副词共现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| 2. 交互动词与交互副词的共现 | 第33-36页 |
| 3. 交互句的宾语和补语 | 第36页 |
| 四 交互句与对外汉语教学 | 第36-40页 |
| 1. 交互句习得的主要偏误分析 | 第36-39页 |
| ·负迁移 | 第37-38页 |
| ·正迁移 | 第38-39页 |
| 3. 措施与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五 结语 | 第40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