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青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8-9页 |
1 前言 | 第9-29页 |
·展青霉素概述 | 第9-14页 |
·展青霉素的理化性质 | 第9页 |
·展青霉素的来源及其污染情况 | 第9-10页 |
·展青霉素的危害及其限量标准 | 第10-11页 |
·展青霉素常用的检测方法 | 第11-14页 |
·固相萃取法 | 第14-16页 |
·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| 第14-15页 |
·固相萃取技术的优势 | 第15页 |
·固相萃取技术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·固相萃取应用于展青霉素的检测 | 第16页 |
·分子印迹技术 | 第16-26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成机理 | 第17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特性 | 第17-18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| 第18-22页 |
·分子印迹溶胶-凝胶技术 | 第22-23页 |
·硅胶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| 第23-24页 |
·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| 第24-26页 |
·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6-27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 | 第27-2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9-31页 |
·实验药品和试剂 | 第29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| 第29-30页 |
·主要溶液的配制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1-37页 |
·Oxin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·Oxin分子印迹聚合物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2页 |
·Oxin分子印迹聚合物扫描电镜分析 | 第32页 |
·Oxin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表征 | 第32-34页 |
·分子印迹在线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 | 第34-35页 |
·实际样品的测定 | 第35-37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58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及机理 | 第37页 |
·2-吲哚酮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条件的确定 | 第37-39页 |
·影响聚合物合成和吸附性能的因素 | 第39-44页 |
·模板分子的选择 | 第40页 |
·反应溶剂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功能单体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交联剂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模板分子、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配比 | 第41-42页 |
·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模板分子的去除 | 第43-44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性能表征 | 第44-52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扫描电镜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展青霉素与HMF的色谱图 | 第46页 |
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46-47页 |
·吸附介质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印迹聚合物对展青霉素的平衡结合实验 | 第48-49页 |
·印迹聚合物对展青霉素的吸附动力学实验 | 第49-50页 |
·印迹聚合物对展青霉素的吸附选择性实验 | 第50-52页 |
·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线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 | 第52-54页 |
·上样溶液pH值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上样流速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洗脱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分析方法的特征量 | 第54-55页 |
·实际样品的测定 | 第55-58页 |
4 结论 | 第58-59页 |
5 展望 | 第59-60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60-67页 |
7 论文发表情况 | 第67-68页 |
8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