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学生介词“给”偏误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研究动机及设想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对象和使用的语料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留学生介词“给”的偏误类型 | 第12-22页 |
·介词混用 | 第13-15页 |
·介词结构句法位置不当 | 第15-16页 |
·结构错位 | 第16页 |
·结构不完整 | 第16-17页 |
·结构滥用 | 第17-18页 |
·体貌标记偏误 | 第18页 |
·介词冗余 | 第18-19页 |
·介词遗漏 | 第19页 |
·复合偏误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留学生介词“给”的偏误原因分析 | 第22-32页 |
·母语负迁移 | 第22-23页 |
·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| 第23-25页 |
·学习策略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交际策略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学习环境的影响 | 第27-32页 |
第四章 对介词“给”偏误语料的统计分析 | 第32-44页 |
·对高等汉语水平留学生偏误语料的统计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对初等、中等汉语水平留学生偏误语料的统计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对介词“给”各具体偏误项目的统计分析 | 第39-44页 |
第五章 针对留学生介词“给”偏误的解决策略 | 第44-61页 |
·加强相关本体研究 | 第44-56页 |
·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 | 第56-59页 |
·对外汉语教师要高度重视介词“给”的偏误和教学 | 第59页 |
·在初级阶段教材中加强介词“给”及相关语法项目 | 第59-61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61-63页 |
注释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附录 | 第67-68页 |
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8-69页 |
后记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