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8页 |
(一)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2.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0-14页 |
1. 教师资源的理论研究 | 第10-11页 |
2. 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实践研究 | 第11-14页 |
(三)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3. 研究思路 | 第16页 |
(四)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1. 网络教学平台 | 第16-17页 |
2. 优质教师资源 | 第17页 |
3. 城乡共享 | 第1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二、城乡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现状及现行举措的弊端 | 第18-26页 |
(一) 城乡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现状 | 第18-19页 |
(二) 城乡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| 第19-21页 |
1. 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差距明显 | 第19-20页 |
2. 城乡教师工作条件、生活质量差异大 | 第20页 |
3. 城乡教师工作负担存在差异 | 第20-21页 |
4. 城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机会不均等 | 第21页 |
(三) 现阶段缩小城乡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差距的举措 | 第21-23页 |
(四) 教师“轮岗”、“支教”等现有举措的弊端分析 | 第23-25页 |
1. 政策的非制度化造成管理困难 | 第23-24页 |
2. 派出学校重数量轻质量、重形式轻实质 | 第24页 |
3. 短期交流给农村师生造成负面影响 | 第24页 |
4. 新教师难以承担起“支教”重任 | 第24-25页 |
5.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| 第2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三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共享模型 | 第26-32页 |
(一)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共享依据 | 第26-27页 |
1.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变革 | 第26页 |
2.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和班级授课制教学各自的优势 | 第26-27页 |
3. 信息技术为城、乡师生交流提供互动讨论的平台 | 第27页 |
(二)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共享构想模型 | 第27-28页 |
(三)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共享模型解释 | 第28-30页 |
1. 城、乡学校教学活动以传统面授教学为主,网络教学为辅 | 第28页 |
2. 城市、农村教师直接对城乡学生实施异地同步或非同步教学 | 第28-29页 |
3. 投入政策、技术环境和人力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四、以Delight IP5.0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共享 | 第32-54页 |
(一) 城乡互动教学实证研究方案 | 第32-34页 |
(二) 城乡互动教学实证前期准备 | 第34-36页 |
1. 实验基地选择 | 第34页 |
2. 教学平台选择 | 第34-36页 |
(三) 城乡互动教学实施过程 | 第36-40页 |
1.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城乡互动教学实证研究 | 第36-39页 |
2. 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城乡互动教学实证研究 | 第39-40页 |
(四) 城乡互动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| 第40-51页 |
1.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城乡互动教学的环境资源分析 | 第40-41页 |
2.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城乡互动教学的效果分析 | 第41-49页 |
3. 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城乡互动教学的效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(五) 城乡互动教学实证研究结论 | 第51-53页 |
1. 以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共享 | 第52页 |
2. 网络教学平台传递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 | 第52-53页 |
3.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| 第5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五、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(一) 研究总结 | 第54页 |
(二)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 | 第5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