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、引言 | 第1-7页 |
| 二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基本问题 | 第7-10页 |
| (一)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 | 第7-8页 |
| (二)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特点和作用 | 第8-10页 |
| 三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 | 第10-19页 |
| (一)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起源和在我国的出现 | 第10-11页 |
| (二)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职能 | 第11-14页 |
| (三)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的有效性: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反映 | 第14-16页 |
| (四)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的关系:与内部审计体制设置有关 | 第16-19页 |
| 四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制设置的不同模式 | 第19-29页 |
| (一)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体制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| 第19页 |
| (二)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不同组织模式 | 第19-25页 |
| 1、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 | 第20页 |
| 2、财务总监(或总会计师、财务经理)领导下的组织模式 | 第20-21页 |
| 3、总经理(或总裁、副总裁)领导下的组织模式 | 第21-22页 |
| 4、董事会领导下的组织模式 | 第22-23页 |
| 5、“双重模式” | 第23-25页 |
| (三)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资源的整合 | 第25-26页 |
| (四) 一个实例 | 第26-29页 |
| 五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| 第29-32页 |
| (一)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与合作 | 第29-30页 |
| (二) 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:与体制设置有关 | 第30-32页 |
| 六、总结 | 第32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4页 |
| 后记 | 第34-35页 |
| 中文详细摘要 | 第35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