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引言 | 第1-17页 |
·数学模型研究方法在热能动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| 第8页 |
·常用的建模软件介绍 | 第8-12页 |
·目前所用软件的优点与不足 | 第12-15页 |
·主导因素建模方法 | 第15页 |
·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建模对象及整体建模方案 | 第17-30页 |
·建模对象 | 第17-19页 |
·整体建模方案 | 第19页 |
·系统层次建模 | 第19-22页 |
·模型的简化 | 第19页 |
·系统模块分解 | 第19-20页 |
·系统求解方法选择 | 第20-21页 |
·模型变量 | 第21页 |
·模块分类 | 第21-22页 |
·整体模型的实现 | 第22-30页 |
·建立通用的建模程序 | 第23页 |
·模块属性设计 | 第23-27页 |
·雅可比行列式中偏导数的定位 | 第27-28页 |
·仿真计算过程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主导因素方法与部件模型 | 第30-48页 |
·模块模型 | 第30页 |
·机理模型、统计模型和混合模型 | 第30-32页 |
·机理模型 | 第30页 |
·统计模型 | 第30-31页 |
·混合型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“主导因素”建模方法解释和讨论 | 第32-36页 |
·“主导因素”建模方法思路 | 第33-34页 |
·确定主导因素的方法 | 第34-36页 |
·火电机组热力系统部件建模及主导因素提炼 | 第36-44页 |
·纯阻力部件 | 第36-39页 |
·热功转换部件 | 第39-42页 |
·热交换部件 | 第42-44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44-48页 |
第4章 基于变工况模型计算性能修正曲线 | 第48-59页 |
·性能修正曲线的作用 | 第48页 |
·为什么要计算性能修正曲线 | 第48页 |
·性能修正曲线的计算 | 第48-49页 |
·基于变工况模型的南定135MW 机组性能修正曲线的计算 | 第49-58页 |
·汽轮机工况图 | 第50-51页 |
·主汽压力修正曲线 | 第51页 |
·主汽温度修正曲线 | 第51-52页 |
·再热温度修正曲线 | 第52-53页 |
·再热压损修正曲线 | 第53-54页 |
·背压修正曲线 | 第54-55页 |
·余速损失曲线 | 第55-56页 |
·发电机功率-汽耗关系曲线 | 第56-57页 |
·发电机功率-热耗关系曲线 | 第57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5章 基于变工况模型的运行优化 | 第59-69页 |
·单元机组运行优化 | 第59-67页 |
·运行优化的必要性 | 第59-61页 |
·基于变负荷实验的运行优化 | 第61页 |
·基于变工况模型的运行优化 | 第61-67页 |
·全厂优化 | 第67-69页 |
·全厂优化命题 | 第67-68页 |
·全厂优化求解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诊断 | 第69-76页 |
·热经济性诊断的意义 | 第69页 |
·热经济性诊断的方法 | 第69-70页 |
·热经济性诊断的实践 | 第70-74页 |
·管道压降特性诊断 | 第70-71页 |
·级组流动特性诊断 | 第71-73页 |
·加热器换热特性诊断 | 第73-74页 |
·小结 | 第74-76页 |
结论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
致 谢 | 第79页 |
声 明 | 第79-80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