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一、文物保护问题的概念 | 第9-13页 |
(一) 文物概念的界定 | 第9-10页 |
1. 书中文物的概念 | 第9页 |
2. 字典中文物的概念 | 第9页 |
3. 国家保护文物的类型 | 第9-10页 |
(二) 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 我国的文物古迹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| 第10-11页 |
2. 国家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文物的保护 | 第11页 |
3.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对文物保护的情况 | 第11-12页 |
4. 我国目前文物保护正面临突出性问题和严峻挑战 | 第12-13页 |
二、中学历史教学中文物保护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| 第13-20页 |
(一)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| 第13-14页 |
1. 保护文物既关系国家利益也关系个人利益 | 第13页 |
2. 保护文物是青年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| 第13-14页 |
(二) 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 | 第14-15页 |
1. 悠久的民族与淡薄的意识 | 第14-15页 |
2. 文物执法缺乏有效保障 | 第15页 |
3. 文物保护法规不够完善和文物部门执法不力 | 第15页 |
(三) 历史教学中文物保护意识教育的薄弱 | 第15-16页 |
1. 历史教师的文物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| 第15页 |
2. 文物自身的价值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保护文物的教育 | 第15-16页 |
3. 文物保护意识是历史教师无法推卸的责任 | 第16页 |
(四) 关于文物保护的问卷调查报告(见附录一) | 第16-18页 |
1. 调查目的 | 第16页 |
2. 调查方法 | 第16页 |
3. 调查时间地点 | 第16页 |
4. 调查对象 | 第16页 |
5. 调查项目和分析 | 第16-18页 |
6. 思考与对策 | 第18页 |
(五) 历史教学重视培养文物保护意识的意义 | 第18-20页 |
三、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| 第20-27页 |
(一) 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文物保护意识 | 第20-23页 |
1. 文物的直接利用(或复制品、模型等) | 第20页 |
2. 文物图像的利用 | 第20-21页 |
3. 文物上的文字资料的利用 | 第21页 |
4. 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| 第21-23页 |
(二) 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| 第23-24页 |
(三) 文物保护宣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| 第24-25页 |
(四) 教育者应该从自我做起 | 第25页 |
(五) 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知识 | 第25-26页 |
(六) 要以实际行动保护文物 | 第26-27页 |
四、学生文物保护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9页 |
(一) 参与文物保护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| 第27页 |
(二) 整个社会文物保护的氛围没有形成 | 第27-28页 |
(三) 学生能力影响着文物保护意识的自信心 | 第28页 |
(四) 社会缺乏与学校教育相配套的实践场所和环境 | 第28页 |
(五) 中学文物保护普及教育差且相关课程少 | 第28-29页 |
结论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附录一:关于文物保护的问卷调查报告 | 第32-33页 |
附录二:历史活动课设计———走进文庙,走进孔子 | 第33-35页 |
后记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