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汉语名词陈述句研究

目录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22页
英文摘要第22-38页
导论第38-54页
 一、 概念界说第38-42页
 二、 前人研究现状第42-46页
 三、 前人研究的领域和未解决问题第46-47页
 四、 选题意义第47-48页
 五、 研究语料、方法、思路及文章结构第48-54页
第一章 先秦名词陈述句研究第54-84页
 第一节 先秦名词陈述句分析第54-74页
   ·文本说明第54-55页
   ·先秦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第55-69页
   ·先秦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类型第69-74页
 第二节 先秦名词陈述句的特点与性质第74-82页
   ·先秦名词陈述句的特点第74-78页
   ·先秦名词陈述句的性质第78-82页
 附录一第82-84页
第二章 中古名词陈述句研究第84-119页
 第一节 中古名词陈述句分析第84-105页
   ·文本说明第84-85页
   ·中古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第85-98页
   ·中古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类型第98-105页
 第二节 中古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及历史地位第105-116页
   ·中古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第105-111页
   ·中古名词陈述句的历史地位第111-116页
 附录二第116-119页
第三章 近代名词陈述句研究第119-170页
 第一节 近代名词陈述句分析第119-154页
   ·文本说明第119页
   ·近代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第119-138页
   ·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类型第138-154页
 第二节 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及历史地位第154-165页
   ·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第154-158页
   ·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历史地位第158-165页
 附录三第165-170页
第四章 当代名词陈述句研究第170-223页
 第一节 当代名词陈述句分析第170-199页
   ·文本说明第170页
   ·当代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第170-187页
   ·当代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类型第187-195页
   ·当代语境下名词陈述句的主语形式第195-199页
 第二节 当代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及历史地位第199-208页
   ·当代名词陈述句的动态特点第199-205页
   ·汉语名词陈述句的性质及地位第205-208页
 第三节 汉语名词陈述句的历时趋势及发展特点第208-216页
   ·汉语名词陈述句的历时趋势第209-211页
   ·汉语名词陈述句的发展特点第211-216页
 附录四第216-219页
 附录五 历代名词陈述句产生条件的细化类型第219-223页
第五章 英汉名词陈述句比较第223-250页
 第一节 中文小说英译本名词陈述句第223-232页
   ·《the True Story ofAh Q》的名词陈述句第223-224页
   ·《ADream ofRed Mansions》的名词陈述句第224-228页
   ·英语名词陈述句的实质第228-232页
 第二节 英汉名词陈述性质比较第232-250页
   ·"述谓性"与"省略说"第232-238页
   ·"功能韵律"与"生理顿换"第238-242页
   ·汉语是"以名词为重点"的句型第242-250页
第六章 特定文体的名词陈述句第250-270页
 第一节 《唐诗三百首》名词陈述句第250-254页
 第二节 《宋词三百首》名词陈述句第254-257页
 第三节 《元人杂剧选》名词陈述句第257-262页
 第四节 谚语名词陈述句第262-265页
 第五节 政论文名词陈述句第265-268页
 小结第268-270页
余论第270-271页
 1. 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70页
 2. 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70-271页
参考文献第271-276页
附录六: 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76-277页
后记第277-279页

论文共2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湖北西南官话音韵研究
下一篇:现代中国“人文主义”的起源:以译词为中心的研究(1901-19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