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淀粉工业论文--基础理论论文

营养强化剂—淀粉锌络合物的制备及特性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6页
   ·淀粉及变性淀粉第13-17页
     ·淀粉的分子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变性淀粉第14-17页
   ·锌营养强化剂的发展第17-19页
   ·多糖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络合的研究进展第19-24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络合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络合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淀粉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络合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其他多糖及衍生物与金属络合第23-24页
   ·论文研究意义、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4-26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研究意义、目的第24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理论依据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-26页
第二章 酶解木薯淀粉的制备第26-37页
   ·引言第26页
   ·材料与设备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7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7-31页
     ·酶活的测定第27-29页
     ·水解率的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木薯酶解淀粉的制备第30页
     ·水解率的计算第30页
     ·吸油率的测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比表面的测定第3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·水解率、吸油率与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复合酶解法制备木薯酶解淀粉工艺条件的优化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·加酶量对水解率和吸油率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酶配比对水解率和吸油率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温度对水解率和吸油率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pH值对水解率和吸油率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时间对水解率和吸油率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正交实验第35-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 淀粉锌络合物的制备研究第37-51页
   ·引言第37页
   ·材料与设备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和试剂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8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·酶解淀粉锌络合物的制备第38页
     ·湿热酶解淀粉锌络合物的制备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络合物中锌含量的测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络合物中锌转化率的测定第4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0-49页
     ·酶解淀粉锌络合物的制备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·酶解淀粉水解率对酶解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pH对酶解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温度对酶解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时间对酶解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乙酸锌浓度对酶解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阴离子对酶解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·酶解湿热淀粉锌络合物的制备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·湿热处理时间对酶解湿热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酶解淀粉水解率对酶解湿热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pH值对酶解湿热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   ·乙酸锌浓度对酶解湿热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温度对酶解湿热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反应时间对酶解湿热淀粉锌络合物锌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四章 淀粉锌络合物的特性研究第51-71页
   ·引言第51页
   ·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51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1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第51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51-57页
     ·光学显微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X-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第54-55页
     ·~(13)C固体核磁共振谱(固体13C NMR)第55页
     ·溶胀能力第55-56页
     ·透明度的测定第56页
     ·导电性的测定第56-57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7-69页
     ·偏光显微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红外光谱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·X-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第61-65页
     ·~(13)C固体核磁共振谱(固体13C NMR)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溶胀能力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·透明度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导电性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结论与展望第71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8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2-83页
致谢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黑玉米穗轴色素的提取、特性及其微贮利用的研究
下一篇:利用铝型材厂工业废渣制备氧化铝陶瓷摩擦材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