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淀粉工业论文--基础理论论文

淀粉球晶的制备、表征及其应用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前言第10-18页
    1.1 淀粉概述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淀粉的分子结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淀粉的颗粒结构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改性淀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定义及分类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化学改性—酸水解第12-14页
    1.3 淀粉球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定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淀粉球晶制备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1.4 淀粉球晶的应用—乳化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皮克林乳液简介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颗粒乳化剂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淀粉基的颗粒乳化剂第15页
    1.5 淀粉球晶的应用—抗性淀粉第15-16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以及内容第16页
    1.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6-18页
2 材料与方法第18-24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18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第18页
    2.3 主要仪器第18-19页
    2.4 实验方法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玉米淀粉基本成分的测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淀粉微球晶的制备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淀粉微球晶的链长度分布-阴离子交换色谱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淀粉微球晶的分子形貌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淀粉微球晶的长程有序性-广角X射线衍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淀粉微球晶的短程有序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淀粉微球晶的热力学性质-DSC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淀粉微球晶的OSA改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乳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0 淀粉的体外酶消化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1 统计学分析第23-24页
3 结果与讨论第24-55页
    3.1 玉米淀粉的基本成分第24页
    3.2 酶解淀粉的的基本表征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0 酶解淀粉扫描电镜图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酶解淀粉产率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酶解淀粉XRD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酶解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酶解淀粉小结第28-29页
    3.3 酸解淀粉基本表征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酸解淀粉扫描电镜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酸解淀粉的长程有序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酸解淀粉的短程有序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酸解淀粉的热力学性质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酸解淀粉小结第32页
    3.4 重结晶条件优化——扫描电镜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酶解前处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酸解时间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中和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重结晶时淀粉的浓度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冻结温度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解冻温度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干燥方式不同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小结第36-37页
    3.5 淀粉球晶的基本表征第3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扫描电镜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链长度分布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长程有序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短程有序性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热力学性质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淀粉球晶小结第47-49页
    3.6 乳化剂的初步探索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制样过程中未中和酸得到样品的乳化稳定性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中和酸得到样品的乳化稳定性的探索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乳化性小结第52页
    3.7 消化性的初步探索—抗性淀粉第52-55页
4 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 4.1 全文总结第55页
    4.2 论文的创新点第55页
    4.3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55-56页
5 展望第56-57页
6 参考文献第57-65页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、专利情况第65-66页
8 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战略成本管理在HK银行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