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其他化学工业论文--发酵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发酵工艺论文

恶臭假单胞菌和其混菌以甘油为底物合成PHA发酵条件的优化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-25页
    1.1 生物柴油和其副产物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合成PHA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微生物代谢甘油的途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甘油合成PHA研究进展第12-14页
    1.3 聚羟基脂肪酸酯(PHA)概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PHA的研究历史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PHA的组成及分类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PHA合成途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碳源种类对PHA的影响第16-17页
    1.5 聚羟基脂肪酸酯(PHA)微生物混合发酵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1.6 聚羟基脂肪酸酯(PHA)生物培养的影响因素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碳源种类的影响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氮源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发酵时间的影响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供氧的影响第19页
    1.7 微生物发酵概述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分批发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补料分批发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3 连续发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4 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参数第20-22页
    1.8 本论文研究路线与目标第22-25页
第2章 产PHA恶臭假单胞菌及可利用甘油菌的选择第25-41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种来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培养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菌种保存方法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试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主要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实验测定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不同碳源对恶臭假单胞菌NBRC14164 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8 不同氮源浓度对恶臭假单胞菌NBRC14164 PHA积累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9 两种恶臭假单胞菌产PHA性能的比较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0 筛选能够在甘油中生长的模式菌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1 模式菌在不同浓度甘油中生长状态第30页
    2.2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不同碳源对P.putida NBRC14164 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氮源对P.putida NBRC14164 的影响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两种恶臭假单胞菌产PHA性能的比较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可利用甘油生长的模式菌选择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模式菌在不同浓度甘油中生长状态第37-38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8-41页
第3章 恶臭假单胞菌KT2440 单菌的优化培养第41-57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菌株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培养基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测定PHA的产量和细胞OD600值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气相色谱分析(GC)条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混合碳源对发酵的影响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载液量对发酵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8 氮源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9 转速对发酵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0 混合碳源中辛酸钠的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1 响应面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3.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混合碳源对发酵的影响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载液量对发酵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氮源对PHA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转速对发酵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混合碳源中辛酸钠浓度对发酵的影响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响应面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4章 5L发酵罐发酵产PHA初步研究第57-67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菌种和培养基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阶段限氧发酵研究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不同转速对合成PHA的影响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不同通气量对合成PHA的影响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补料策略第57页
    4.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恶臭假单胞菌P.putida KT2440 的初始上罐发酵研究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转速对发酵的影响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阶段限氧对PHA的发酵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不同通气量对PHA发酵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补料对发酵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4-67页
第5章 混合菌群积累PHA的发酵条件优化和代谢分析第67-85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方法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菌株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材料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培养基与相关溶液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实验设备和试剂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气相色谱分析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接种比例对混菌产PHA的影响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7 接种量对混菌产PHA的影响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8 PH对混菌发酵的影响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9 载液量对混菌发酵的影响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0 正交试验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1 代谢物检测及数据处理第71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7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接种比例对混菌产PHA的影响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接种量对混菌产PHA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PH对混菌产PHA的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载液量对混菌产PHA的影响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正交实验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混菌体系代谢物质检测与分析第79-83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83-85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5-87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5-8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6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3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3-95页
致谢第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环境友好型无溶剂法制备键合硅胶色谱固定相
下一篇:铈锆复合载体钼基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