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音乐理论论文--民族音乐研究论文

晋南丧葬鼓吹乐调查与研究--以运城市上郭乡为例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引言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缘起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、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第12-14页
2 晋南丧葬鼓吹乐的生存环境第14-18页
    2.1 地域环境第14-15页
    2.2 人文环境第15-18页
3 运城市上郭乡丧葬鼓吹乐班的个案调查第18-41页
    3.1 随班调查第18-27页
    3.2 乐班组织情况第27-28页
    3.3 乐班使用的乐器第28-30页
    3.4 演奏曲目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地方戏曲改编的曲牌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在特定场合演奏的曲牌第31-34页
    3.5 演奏特点第34-35页
    3.6 演奏形式第35-36页
    3.7 乐班基本概况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乐班乐人基本信息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乐班乐人的学艺方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乐班乐人的收入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社会评价第38-41页
4 晋南丧葬鼓吹乐的社会功能第41-45页
    4.1 信号传达功能第41页
    4.2 聚集众人功能第41-42页
    4.3 造势功能第42页
    4.4 抚慰功能第42-43页
    4.5 教化功能第43-45页
5 对晋南丧葬鼓吹乐班自我调适和传承问题的思考第45-50页
    5.1 晋南鼓吹乐的当代价值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对个人而言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对社会而言第45页
    5.2 当代社会背景下晋南丧葬鼓吹乐班的自我调适第45-46页
    5.3 晋南鼓吹乐的传承与发展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晋南丧葬鼓吹乐的现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对晋南丧葬鼓吹乐未来发展的建议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附录A第54-55页
附录B第55-56页
附录C第56-57页
附录D第57-58页
附录E第58-61页
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西民歌合唱作品中“境”与“情”的艺术研究--以两首合唱作品为例
下一篇:敦煌莫高窟乐舞形象研究--以护法神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