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小说《暗夜征兆》(节选)翻译任务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1 作者简介 | 第12页 |
1.2 文本内容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3 委托方及其要求 | 第13页 |
1.4 翻译难点介绍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《暗夜征兆》翻译过程介绍 | 第14-16页 |
2.1 译前准备 | 第14-15页 |
2.2 翻译实践 | 第15页 |
2.3 评估反思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《暗夜征兆》翻译行为研究 | 第16-19页 |
3.1 乔治·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概述 | 第16-17页 |
3.1.1 对源文本的信任 | 第16页 |
3.1.2 对源文本的侵入 | 第16-17页 |
3.1.3 对源文本的吸收 | 第17页 |
3.1.4 对源文本的补偿 | 第17页 |
3.2 乔治·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| 第17-19页 |
第四章 《暗夜征兆》翻译案例分析 | 第19-36页 |
4.1 词汇层面对源文本的信任和侵入 | 第19-25页 |
4.1.1 名词的翻译分析 | 第19-20页 |
4.1.2 动词的翻译分析 | 第20-23页 |
4.1.3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分析 | 第23-25页 |
4.2 句子层面对源文本的吸收 | 第25-33页 |
4.2.1 人物对话的翻译分析 | 第25-32页 |
4.2.2 难句的翻译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3 修辞层面对源文本的补偿 | 第33-36页 |
4.3.1 对拟人手法的翻译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3.2 对明喻手法的翻译分析 | 第35页 |
4.3.3 对夸张手法的翻译分析 | 第35-36页 |
总结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附录 1 译文 | 第39-59页 |
附录 2 原文 | 第59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