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课题的界定 | 第8-9页 |
1.1.1 美术鉴赏课的内涵 | 第8页 |
1.1.2 审美能力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| 第12-18页 |
2.1 高中生审美心理特点分析 | 第12-13页 |
2.2 高中美术鉴赏课提高审美能力是基于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 | 第13-14页 |
2.2.1 素质教育的要求 | 第13页 |
2.2.2 新课标的要求 | 第13-14页 |
2.3 高中美术鉴赏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| 第14-18页 |
2.3.1 满足审美需要,增强身心健康 | 第14-15页 |
2.3.2 陶冶审美情操,健全学生人格 | 第15页 |
2.3.3 开阔生活视野,创造积极人生 | 第15-16页 |
2.3.4 缓解学生压力,愉快接受教育 | 第16-18页 |
第3章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分析 | 第18-22页 |
3.1 高中美术鉴赏课学生学习方法和态度现状分析 | 第18-19页 |
3.1.1 机械接受美术知识,忽视鉴赏主体地位 | 第18页 |
3.1.2 学习负担过重,无暇顾及美术 | 第18-19页 |
3.1.3 学生美术鉴赏水平参差不齐 | 第19页 |
3.2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师教学方法和观念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| 第19-22页 |
3.2.1 忽视审美需要的教学方法 | 第19-20页 |
3.2.2 忽视审美教育的教学观念 | 第20-22页 |
第4章 高中美术鉴赏课对提高审美能力探索 | 第22-30页 |
4.1 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教师的要求 | 第22-27页 |
4.1.1 根据鉴赏主体,以学生为主 | 第22页 |
4.1.2 调节课堂气氛,师生互动交流 | 第22-23页 |
4.1.3 根据鉴赏内容,正确引导学生 | 第23页 |
4.1.4 丰富教学方法,传授鉴赏方法 | 第23-25页 |
4.1.5 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| 第25-26页 |
4.1.6 做研究型专业化教师 | 第26-27页 |
4.2 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学生的要求 | 第27-30页 |
4.2.1 保证在美术鉴赏中的主体地位 | 第27页 |
4.2.2 发挥在美术鉴赏中的积极能动性 | 第27页 |
4.2.3 提高文化知识,扩大审美视野 | 第27-30页 |
结语 | 第30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附录一 | 第34-36页 |
附录二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-4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