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基于问责机制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

摘要第11-12页
ABSTRACT第12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17-20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0-28页
    2.1 关于问责机制的文献回顾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关于内部控制的文献回顾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关于高校内部控制的文献回顾第23-26页
    2.3 关于问责机制与内部控制的文献回顾第26页
    2.4 文献评述第26-28页
第三章 问责机制与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分析第28-38页
    3.1 问责机制的基本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问责机制的含义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问责机制的要素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问责机制的原则第30页
    3.2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高校内部控制的概念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高校内部控制的框架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高校内部控制的原则第35-36页
    3.3 问责机制与内部控制的理论关系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问责机制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保障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明确责任是问责机制有效实现的关键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问责机制是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7-38页
第四章 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第38-43页
    4.1 控制环境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高校文化建设较薄弱,现代管理理念较欠缺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高校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,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高校治理结构不完善,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高校的人力资源政策有待改进第39页
    4.2 风险评估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校对风险考虑不充分,设定目标缺乏科学论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高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高校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不健全第40页
    4.3 控制活动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高校财产物资控制活动的现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高校全面预算控制活动的现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高校财务会计控制活动的现状第41页
    4.4 信息与沟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高校尚未建立健全信息沟通体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高校内部信息沟通不顺畅第42页
    4.5 监督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高校的内部审计职能弱化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高校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第42-43页
第五章 基于问责机制的角度完善S高校的内部控制第43-52页
    5.1 学校概况第43页
    5.2 在高校内部的控制环境中强化问责机制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,提高员工责任意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完善高校治理结构,夯实内部控制基础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,严格问责机制实施第45-46页
    5.3 将问责机制贯穿于高校的风险管理体系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强化高校教职员工的法律责任和风险防范意识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制和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5.4 以问责机制为导向建立高校的控制活动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高校财产物资控制活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高校全面预算控制活动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高校财务会计控制活动第49-50页
    5.5 基于问责机制加强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监督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监督部门的作用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建立健全高校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第50-52页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2页
    6.2 研究创新、不足及未来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校家政系家政教育发展研究
下一篇:高中美术鉴赏课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