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交优先交叉口信号控制微缩仿真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3-14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2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3-14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5-21页 |
2.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| 第15-19页 |
2.1.1 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| 第15-16页 |
2.1.2 仿真小车功能需求分析 | 第16页 |
2.1.3 交叉口信号控制功能需求分析 | 第16-19页 |
2.2 系统软硬件结构 | 第19-20页 |
2.2.1 系统硬件结构 | 第19页 |
2.2.2 系统软件结构 | 第19-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| 第21-38页 |
3.1 仿真小车硬件设计 | 第21-28页 |
3.1.1 车辆驱动部件 | 第21-24页 |
3.1.2 仿真小车传感器部件 | 第24-25页 |
3.1.3 传感器调试模块 | 第25页 |
3.1.4 仿真小车的起停控制 | 第25-27页 |
3.1.5 仿真小车的加减速控制 | 第27-28页 |
3.2 双向两车道交叉口布局设计 | 第28-32页 |
3.2.1 双向两车道交叉口的搭建 | 第28-29页 |
3.2.2 道路坐标和绝对方向的建立 | 第29-32页 |
3.3 交通信号灯 | 第32-34页 |
3.3.1 交通信号灯的设计 | 第32-34页 |
3.3.2 交通信号灯的实现 | 第34页 |
3.4 无线通信模块 | 第34-37页 |
3.4.1 仿真小车通信模块 | 第34-35页 |
3.4.2 仿真小车与交通信号灯之间的通信 | 第35-3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实现 | 第38-55页 |
4.1 仿真小车控制软件 | 第38-47页 |
4.1.1 无线数据收发 | 第38-39页 |
4.1.2 传感器数据采集 | 第39页 |
4.1.3 步进电机驱动 | 第39-44页 |
4.1.4 仿真小车行驶时的路线控制 | 第44-47页 |
4.2 仿真小车和交通信号灯之间的通信 | 第47-49页 |
4.3 交通信号灯控制软件 | 第49-54页 |
4.3.1 无线数据收发及接收 | 第49-51页 |
4.3.2 交通信号灯动态灯时的显示 | 第51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灯控制 | 第55-72页 |
5.1 公交优先的策略控制 | 第55-59页 |
5.1.1 被动优先的控制策略 | 第55-56页 |
5.1.2 主动优先的控制策略 | 第56-59页 |
5.2 非优先情况下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 | 第59-60页 |
5.3 公交优先时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 | 第60-65页 |
5.3.1 交通信号优先的单方向交通信号灯方案 | 第61页 |
5.3.2 交通信号优先的双方向交通信号灯控制 | 第61-65页 |
5.4 基于模糊逻辑的公交优先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 | 第65-7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72-80页 |
6.1 仿真车辆功能测试 | 第72-77页 |
6.1.1 仿真小车前端传感器的调节 | 第72-73页 |
6.1.2 仿真小车行驶控制功能测试 | 第73-76页 |
6.1.3 仿真小车通信功能测试 | 第76-77页 |
6.2 交叉口交通信号灯早断、延时控制测试 | 第77-79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