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-13页 |
(一)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7-9页 |
1.选题的背景 | 第7-8页 |
2.选题的意义 | 第8-9页 |
(二) 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1.国外研究情况 | 第9-10页 |
2.国内研究情况 | 第10-11页 |
(三) 研究方法和思路 | 第11-12页 |
1.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2.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(四) 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12-13页 |
1.创新之处 | 第12页 |
2.不足之处 | 第12-13页 |
一、 忧患意识定义概述 | 第13-17页 |
(一) 忧患意识的本源定义 | 第13-14页 |
(二) 新课程标准下忧患意识的定义——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教育目标的体现 | 第14-15页 |
(三) 忧患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| 第15-17页 |
1. 对个人来说,是发展学生个性,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 | 第15页 |
2.对国家来说,是国家强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| 第15-16页 |
3.对历史学科来说,是提升历史教育功能以及对“历史无用论”的颠覆 | 第16-17页 |
二、 忧患意识的培养在历史教育中的诠释 | 第17-20页 |
(一) 历史教学在忧患意识培养方面的优越性 | 第17-18页 |
(二) 忧患意识在历史教学中的主要培养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对个人而言,铸造和提升“以人为本”的人文素养 | 第18-19页 |
2.对国家和民族而言,培养开放意识形态下的民族忧患意识 | 第19页 |
3.对世界和人类而言,培养独具慧眼的世界意识 | 第19-20页 |
三、 忧患意识培养的课程资源与途径 | 第20-30页 |
(一) 高中生忧患意识的培养课程资源 | 第20-25页 |
1.核心资源——历史教材资源 | 第20-23页 |
2.特殊资源——当前时政资源 | 第23-24页 |
3.广域资源——特定的多媒体资源 | 第24-25页 |
(二) 高中生进行忧患意识培养的途径 | 第25-30页 |
1. 深挖教材内涵,兴趣培养——教材讲解的“点”与“面”的联系贯通 | 第25-26页 |
2.与时俱进,成就动机培养——历史与时事政治的“纵”向联系贯通 | 第26-28页 |
3.他山之石,主动建构——建构不同学科间联系,合理整合课程资源 | 第28页 |
4.百花齐放——开发校本课程以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,开拓学生视野 | 第28-30页 |
四、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(一) 教学实施层面 | 第30页 |
(二) 国家意识形态领域 | 第30-31页 |
五、 忧患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 | 第31-33页 |
(一) 课堂教学设计——《辛亥革命》 | 第31-32页 |
(二) 时政辩论设计——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你怎么看?》 | 第32-33页 |
结语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致谢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