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入乡随俗》教学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2页 |
1.1 设计理念 | 第9页 |
1.2 操作方法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对象 | 第10页 |
1.4 教学对象 | 第10-11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2.1 教学设计的概念 | 第12-14页 |
2.2 国内有关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研究 | 第14-16页 |
第3章 教学设计的依据 | 第16-20页 |
3.1 本设计的原则 | 第16-18页 |
3.2 本设计的理论依据 | 第18-20页 |
第4章 前端分析 | 第20-25页 |
4.1 学习需要分析 | 第20-21页 |
4.2 学习内容分析 | 第21页 |
4.3 学习者分析 | 第21-22页 |
4.4 教学目标 | 第22-23页 |
4.5 教学策略 | 第23-24页 |
4.6 教学媒体 | 第24-25页 |
第5章 《入乡随俗》教学环节设计 | 第25-50页 |
5.1 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| 第25页 |
5.2 课时设计 | 第25-26页 |
5.3 词汇的教学设计 | 第26-33页 |
5.3.1 生词的教学设计 | 第26-31页 |
5.3.2 短语的教学设计 | 第31-33页 |
5.4 语法的教学设计 | 第33-44页 |
5.4.1 语法教学的原则 | 第33-34页 |
5.4.2 语法教学的方法 | 第34-35页 |
5.4.3 《入乡随俗》语法教学设计 | 第35-44页 |
5.4.3.1 “把”字句的用法三 | 第35-40页 |
5.4.3.2 副词“更”、“最”表示比较 | 第40-42页 |
5.4.3.3 离合词 | 第42-44页 |
5.5 课文的教学设计 | 第44-45页 |
5.6 课后操练的教学设计 | 第45-50页 |
5.6.1 课堂操练的特点 | 第45-46页 |
5.6.2 《入乡随俗》课后练习教学设计 | 第46-50页 |
第6章 总结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