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1.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本研究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1页 |
1.3.1 移动学习 | 第10页 |
1.3.2 增强现实技术 | 第10-11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5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6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 移动学习环境下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| 第17-25页 |
2.1 移动学习环境下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 | 第17-18页 |
2.1.1 情境认知理论 | 第17页 |
2.1.2 视听教育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1.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8页 |
2.2 移动学习环境下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的技术支持 | 第18-25页 |
2.2.1 Google 的 Android 手机操作系统 | 第18-20页 |
2.2.2 高通 Vuforia 开发平台 | 第20-25页 |
3. 移动学习环境下增强现实技术应用方法分析 | 第25-30页 |
3.1 基于图像的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 | 第25-27页 |
3.1.1 增强现实课本 | 第25-26页 |
3.1.2 在博物馆学习 | 第26页 |
3.1.3 外语学习 | 第26-27页 |
3.2 基于位置的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 | 第27-28页 |
3.2.1 科学课程的学习 | 第27页 |
3.2.2 综合实践课 | 第27页 |
3.2.3 真实场景下的泛在学习 | 第27-28页 |
3.3 云服务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 | 第28-30页 |
3.3.1 云识别 | 第28页 |
3.3.2 云存储 | 第28页 |
3.3.3 云计算 | 第28-29页 |
3.3.4 可扩展 | 第29-30页 |
4. 增强现实技术支持的移动学习 app 设计与开发 | 第30-45页 |
4.1 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度及应用程序需求调查分析 | 第30-36页 |
4.1.1 大学生中智能手机的普及情况 | 第30-31页 |
4.1.2 对使用手机学习英语的态度 | 第31-33页 |
4.1.3 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4.1.4 对增强现实技术的了解 | 第34页 |
4.1.5 对英语听力移动学习应用程序的需求 | 第34-35页 |
4.1.6 前期问卷调查总结 | 第35-36页 |
4.2 大学英语听力学习增强现实应用程序模块设计 | 第36-38页 |
4.2.1 图像获取模块 | 第36-37页 |
4.2.2 图像识别模块 | 第37页 |
4.2.3 多媒体呈现模块 | 第37-38页 |
4.2.4 交互模块 | 第38页 |
4.3 英语听力学习增强现实应用程序 AR Learning 开发实现 | 第38-45页 |
4.3.1 调用硬件设备获取图像 | 第39-40页 |
4.3.2 添加真实图像到数据库 | 第40-41页 |
4.3.3 真实图像识别功能的实现 | 第41-43页 |
4.3.4 多媒体播放功能的实现 | 第43-45页 |
5. 增强现实应用程序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中的应用 | 第45-53页 |
5.1 使用 AR Learning 进行自主学习 | 第45-46页 |
5.2 实证数据分析 | 第46-51页 |
5.2.1 感知有用性 | 第47-48页 |
5.2.2 感知易用性 | 第48-49页 |
5.2.3 行为意向 | 第49-50页 |
5.2.4 使用行为 | 第50页 |
5.2.5 学习者对 AR Learning 的建议 | 第50-51页 |
5.3 讨论 | 第51-53页 |
5.3.1 学习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| 第51页 |
5.3.2 移动学习应用程序的稳定性 | 第51-52页 |
5.3.3 学习行为的改变 | 第52页 |
5.3.4 男女生在技术接受度上的差异 | 第52-53页 |
6. 研究结论与反思 | 第53-55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3-54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反思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