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2页 |
1.1 乡土地理内涵 | 第10页 |
1.2 乡土地理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乡土地理教学的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2.2 乡土地理教学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2 乡土地理教学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4页 |
2.1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2页 |
2.2 地理教学理论 | 第12页 |
2.3 认识发展理论 | 第12-13页 |
2.4 情景认知理论 | 第13-14页 |
3 新课标背景下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意义 | 第14-17页 |
3.1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浓厚的兴趣性 | 第14页 |
3.2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| 第14-15页 |
3.3 有助于实现地理教学目标 | 第15页 |
3.4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感情 | 第15页 |
3.5 可以为乡土建设服务 | 第15-17页 |
4 宁强县乡土地理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7-23页 |
4.1 宁强县乡土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| 第17-21页 |
4.1.1 调查开展基本情况 | 第17页 |
4.1.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| 第17-19页 |
4.1.3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| 第19-21页 |
4.2 宁强县乡土地理教学存在问题 | 第21-23页 |
4.2.1 无相应支持 | 第21页 |
4.2.2 教师缺乏利用乡土地理内容的意识和能力 | 第21页 |
4.2.3 应试教育压力 | 第21-22页 |
4.2.4 缺乏系统科学的乡土地理教学内容 | 第22页 |
4.2.5 内容与实际脱节 | 第22-23页 |
5 新课标背景下宁强县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| 第23-37页 |
5.1 宁强县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优势 | 第23-36页 |
5.1.1 羌文化传承地 | 第23页 |
5.1.2 南北方交界地 | 第23-24页 |
5.1.3 农业发展特色鲜明 | 第24-26页 |
5.1.4 经贸发展迅速 | 第26-27页 |
5.1.5 鲜明的区域环境特征 | 第27-29页 |
5.1.6 丰富的资源 | 第29-36页 |
5.2 宁强县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特点与原则 | 第36-37页 |
5.2.1 立显区域特色 | 第36页 |
5.2.2 突出明确目标 | 第36页 |
5.2.3 强调教学重点 | 第36页 |
5.2.4 注重实效性 | 第36-37页 |
6 新课标背景下宁强县乡土地理教学的建议 | 第37-40页 |
6.1 学校及县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乡土地理教学的支持力度 | 第37页 |
6.2 培养教师利用乡土地理内容进行教学的能力 | 第37-38页 |
6.3 增加学生地理野外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| 第38页 |
6.4 努力创建宁强县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基地 | 第38-39页 |
6.5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| 第39-40页 |
7 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| 第43-44页 |
附录二 教师调查问卷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