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0-11页 |
1 前言 | 第12-24页 |
1.1 豆渣 | 第12-14页 |
1.1.1 豆渣的组成成分 | 第12-13页 |
1.1.2 豆渣膳食纤维 | 第13页 |
1.1.3 豆渣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2 膳食纤维 | 第14-17页 |
1.2.1 膳食纤维的分类与化学组成 | 第14-15页 |
1.2.2 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 | 第15-17页 |
1.3 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| 第17-19页 |
1.3.1 物理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化学法 | 第18页 |
1.3.3 生物法 | 第18-19页 |
1.3.4 联合提取法 | 第19页 |
1.4 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 | 第19-21页 |
1.4.1 水合性质 | 第19-20页 |
1.4.2 溶解性与粘度 | 第20页 |
1.4.3 吸附作用 | 第20页 |
1.4.4 发酵作用 | 第20页 |
1.4.5 其他特性 | 第20-21页 |
1.5 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表征 | 第21-22页 |
1.5.1 颗粒形态 | 第21页 |
1.5.2 粒度大小 | 第21页 |
1.5.3 分子量 | 第21-22页 |
1.5.4 分子晶体结构 | 第22页 |
1.6 立题目的与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37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4-26页 |
2.1.1 原料和主要试剂 | 第24-25页 |
2.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5-26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6-37页 |
2.2.1 技术路线图 | 第26-27页 |
2.2.2 豆渣成分与酶活力测定 | 第27-30页 |
2.2.3 挤压-酶法联合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的研究 | 第30-32页 |
2.2.4 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性质研究 | 第32-35页 |
2.2.5 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表征 | 第35-36页 |
2.2.6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6-37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64页 |
3.1 豆渣成分与酶活力测定 | 第37页 |
3.2 挤压-酶法联合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| 第37-47页 |
3.2.1 挤压条件对SDF提取率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3.2.2 酶解条件对SDF提取率的影响 | 第41-46页 |
3.2.3 不同方法制备SDF提取率和成分对比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3 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性质研究 | 第47-56页 |
3.3.1 常规理化性质分析 | 第47页 |
3.3.2 粘度测定 | 第47-48页 |
3.3.3 阳离子交换能力的测定 | 第48-49页 |
3.3.4 胆固醇吸附能力的测定 | 第49-50页 |
3.3.5 葡萄糖吸附效果的研究 | 第50-53页 |
3.3.6 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| 第53-54页 |
3.3.7 SDF对干酪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3.4 结构表征 | 第56-64页 |
3.4.1 分子量分析 | 第56-59页 |
3.4.2 粒度分析 | 第59-60页 |
3.4.3 电镜分析 | 第60-61页 |
3.4.4 红外光谱 | 第61-62页 |
3.4.5 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62-64页 |
4 讨论 | 第64-66页 |
4.1 挤压对豆渣膳食纤维的影响 | 第64页 |
4.2 纤维素酶对豆渣的酶解作用 | 第64-65页 |
4.3 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特性研究 | 第65-66页 |
5 结论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