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发展心理学(人类心理学)论文--成年人心理学论文

基层民警职业压力与心身健康研究--基于应对方式、心理资本的多重中介效应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引言第12-14页
第1章 研究综述第14-36页
    1.1 基层民警的职业压力的文献综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职业压力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职业压力的理论模型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职业压力源的概念及分类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警察职业压力源分类及测量方式第17-19页
    1.2 基层民警应对方式的文献综述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应对与应对方式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应对方式的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应对方式的分类及测量方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警察应对方式的研究第22页
    1.3 基层民警心理资本的文献综述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心理资本的概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心理资本的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心理资本的结构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心理资本的测量方式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警察心理资本的研究第27页
    1.4 基层民警心身健康的文献综述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概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心理健康的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警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的测量方式第32页
    1.5 压力源、应对方式、心理资本与心身健康之间的关系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压力源与健康的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应对方式与压力源、健康之间的关系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心理资本与压力源、健康之间的关系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应对方式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应对方式、心理资本与健康干预策略第34-36页
第2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第36-40页
    2.1 问题提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民警职业压力的实证研究不足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民警心理资本的实证研究不足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民警应对方式与心理资本关系的研究不足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以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探究职业压力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不足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以心理资本、应对方式共同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不足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积极心理学指导下民警心理干预建议不足第37页
    2.2 研究意义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理论意义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践意义第37-40页
第3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第40-62页
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40页
    3.2 研究假设第40-41页
    3.3 研究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研究对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研究工具第42-43页
    3.4 施测程序第43-44页
    3.5 数据处理第44页
    3.6 研究结果第44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源量表、症状自评量表的描述性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人口学变量对各研究变量的影响分析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源、应对方式、心理资本及心身健康相关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源对健康的预测作用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源、应对方式、心理资本、心身健康关系检验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6 访谈法结果分析第61-62页
第4章 讨论第62-76页
    4.1 基层民警各心理测验变量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基层民警职业压力源特征及其原因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层民警心身健康的表现及引发机制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人口学对各研究变量的影响机制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4.2 职业压力源、应对方式、心理资本与心身健康的相互诱发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职业压力源与心身健康之间的相互诱发分析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职业压力源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互诱发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职业压力源与心理资本之间的相互诱发分析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应对方式与心身健康之间的相互诱发分析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应对方式与心理资本之间的相互诱发分析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心理资本与心身健康之间的相互诱发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4.3 职业压力源对健康的预测机制分析第69页
    4.4 消极应对方式对职业压力源与健康的中介作用机制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消极应对方式对职业压力源与健康的中介作用特征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机制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4.5 研究变量间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机制分析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心理资本对职业压力源、应对方式关系的中介效应机制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应对方式对心理资本和心身健康关系的中介效应机制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职业压力源、心理资本、应对方式、健康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机制分析第73-76页
第5章 基层民警心理健康援助建议第76-82页
    5.1 基层民警压力事件的减少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加强辅警、协警体制建设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构建以人为本的健康生活环境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构建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第77页
    5.2 基层民警心理素质的提升第77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建立基层民警心理健康体系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开发心理资本及应对技巧第78-82页
第6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82页
    6.2 研究的不足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研究方法的局限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被试取样的局限第83页
    6.3 研究展望第83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94页
附录第94-102页
致谢第102-10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信朋友圈用户体验研究:情感感知的中介作用
下一篇:儿童期心理虐待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: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