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

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历程的人种志考察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55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基于价值的拷问:由“私己”到“连通”的问题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基于现实的拷问: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准备与学校适应的地位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基于意义的追寻:让“具体的人”来呈现真实的微观第16页
    二、学术史回顾:相关研究丰饶,但“微观图景”研究贫瘠第16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入学准备的相关研究第19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儿童入学准备对其一年级学校适应预测性的相关研究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37-3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问题的确立第39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人类发展生物生态学理论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生态动态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方案的设计第44-5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目的及问题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方法的确立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田野点的选定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田野研究过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田野笔记的论文文本呈现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相关概念的界定第53-55页
第二章 背景:农村留守儿童所在村落与学校白描第55-69页
    一、村落白描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自然地理边界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政治地理边界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经济地理边界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文化边界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身份认同边界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家庭白描第61-62页
    二、学校白描第62-6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地理位置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机构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管理形式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教师状况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学生状况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班级状况第67-69页
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准备白描第69-113页
    一、一般知识与数学、语文学习以及作业、考试成绩绑定白描第69-8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以家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家长观念引领幼儿与教师行为第70-7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以教师为中心的互动冲突白描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以幼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白描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小结第85-86页
    二、认知发展水平低白描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冲突白描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冲突白描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小结第90页
    三、情感沟通不畅、社会性水平低白描第90-9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家长与幼儿互动冲突:控制与被控制下的互相嫌弃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教师与幼儿互动冲突:不说话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幼儿与同伴互动冲突:游戏为主,游戏水平低,社会性水平低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幼儿生活习惯:对家长和教师依赖性强,独立自主意识差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幼儿行为习惯:规则遵守靠他律,自律性差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小结第97-98页
    四、学习方式不良白描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以幼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学习自觉性差且被动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以幼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被强迫的学习目的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小结第99-100页
    五、言语发展水平低白描第100-10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以幼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表达不畅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以幼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幼儿只是个倾听者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以幼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词汇量有限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冲突:语言习惯不文明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以幼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无阅读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小结第105页
    五、身体健康与动作技能及卫生白描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以家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小病靠经验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以家长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卫生意识差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小结第107-108页
    七、择校斗争:向义务教育过渡的入学准备白描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家长与学校的互动冲突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幼儿、家长、学校交费冲突:幼儿是夹心饼干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冲突:一起玩和攀比心理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小结第111页
    八、本章小结第111-113页
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白描第113-149页
    一、学习适应不良白描第113-1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分别以家长、教师、儿童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学习适应绑定于语文与数学的学习、作业、成绩第113-1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学习方式不良白描第121-1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小结第131-132页
    二、社会适应喜忧参半白描第132-1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分别以家长、教师、儿童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人际关系变化,儿童适应喜忧参半第132-14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分别以家长、教师、儿童为中心的互动冲突:社会性交往行为喜忧参半第141-1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小结第142-143页
    三、情感沟通不畅白描第143-1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家长与儿童的互动冲突:控制与被控制下的互相嫌弃第1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冲突:被压抑的情感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儿童与同伴的互动冲突:随时可能被孤立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小结第146页
    四、学校态度摇摆不定白描第146-1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家长与儿童的互动冲突:家长对儿童厌学情绪的不疏导第14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冲突:枯燥、无聊、单一的学习生活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儿童与同伴的互动冲突:不和我玩,没有意思第147-148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小结第148页
    五、本章小结第148-149页
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准备到学校适应背后的探讨第149-167页
    一、农村现代化的社会背景第149-1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农村现代化必然会经历城乡二元体制弊端冻解冰释的阵痛第1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农村现代化必然会经历“新旧并存”“传统与现代并存”第150-15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农村现代化必然会经历市场经济的洗礼第151页
    二、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准备到学校适应白描背后的探讨第151-16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鬼使神差第151-15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城乡二元体制弊端冻解冰释的阵痛第155-15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市场经济背景下新主义的滋生第157-164页
    三、本章小结第164-16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宏观层面:传统文化、城乡二元体制、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第164-16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中观层面:家庭、学校、社会教育的不衔接问题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微观层面:家庭、学校、村落、儿童自身的问题第166-167页
第六章 关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历程的思考第167-175页
    一、宏观层面:从治标到治本第167-17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逐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经验第167-16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第168-17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引导第170页
    二、中观层面:从不衔接到衔接第170-171页
    三、微观层面:从外在到内在第171-17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改变家庭教育的缺失第171-17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改变学校教育的不到位第17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改变社区教育的缺席第172-17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改变儿童自身的不良第173-175页
第七章 结束语第175-177页
    一、初步的结论第175-17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大社会、大时代的投影第17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互动博弈的结果第17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整合的改善策略第175-176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76-177页
参考文献第177-189页
致谢第189-191页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91-192页

论文共1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互联网教育的品牌构建研究--以“华图教育”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