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历史“灵动”课堂的建构与探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前言 | 第8-12页 |
| 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| 二、相关研究概述 | 第9-10页 |
| 三、研究的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0-11页 |
| 四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章“灵动”课堂的教学内涵与特征 | 第12-15页 |
| 一、“灵动”课堂的教学内涵 | 第12-13页 |
| 二、“灵动”课堂的教学特征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构建高中历史“灵动”课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| 第15-19页 |
| 一、构建高中历史“灵动”课堂的必要性 | 第15-17页 |
| 二、构建高中历史“灵动”课堂的可行性 | 第17-19页 |
| 第三章 构建高中历史“灵动”课堂的策略与实践 | 第19-62页 |
| 一、设计精巧的教学方案 | 第19-21页 |
| 二、整合新鲜的教学内容 | 第21-36页 |
| 三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| 第36-51页 |
| 四、把握有利的教学时机 | 第51-62页 |
| 第四章 构建高中历史“灵动”课堂的教学效果评析 | 第62-72页 |
| 一、高中历史“灵动”课堂的学生问卷调查 | 第62-67页 |
| 二、高中历史“灵动”课堂的教学成效分析 | 第67-69页 |
| 三、高中历史“灵动”课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| 第69-72页 |
| 结语 | 第72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| 附录1 | 第77-79页 |
| 附录2 | 第79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