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球车含间隙柔性可展机构动力学分析与混沌现象辨识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 含间隙机构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.1 含间隙机构建模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2 含间隙柔性机构动力学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4 混沌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含间隙柔性可展机构动力学建模 | 第20-45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含间隙柔性可展帆板机构简介 | 第20-21页 |
2.3 间隙模型 | 第21-24页 |
2.3.1 铰间隙数学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3.2 间隙接触碰撞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3.3 含间隙机构状态转变判定条件 | 第24页 |
2.4 含柔性平面机构有限元分析方法 | 第24-32页 |
2.4.1 杆单元变形形函数 | 第25-26页 |
2.4.2 动能与质量矩阵 | 第26-28页 |
2.4.3 势能与刚度矩阵 | 第28-30页 |
2.4.4 系统坐标与单元坐标的关系 | 第30页 |
2.4.5 广义力求解 | 第30页 |
2.4.6 等效节点力 | 第30-32页 |
2.5 含单间隙柔性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8页 |
2.5.1 含间隙刚性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4页 |
2.5.2 含间隙柔性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8页 |
2.6 含双间隙柔性机构动力学建模 | 第38-44页 |
2.6.1 含双间隙刚性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0页 |
2.6.2 含双间隙柔性机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| 第40-44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含间隙柔性可展机构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 | 第45-64页 |
3.1 引言 | 第45页 |
3.2 月球车含间隙柔性可展帆板数值求解 | 第45-46页 |
3.3 月球车含间隙柔性可展帆板求解结果分析 | 第46-62页 |
3.3.1 间隙半径对帆板展开过程动态特性影响 | 第46-51页 |
3.3.2 重力环境对帆板展开过程动态特性影响 | 第51-56页 |
3.3.3 摩擦系数对帆板展开过程动态特性影响 | 第56-59页 |
3.3.4 帆板柔性对帆板展开过程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3.3.5 双间隙对帆板展开动态特性影响 | 第60-6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4章 含间隙柔性可展帆板动力学仿真 | 第64-77页 |
4.1 引言 | 第64页 |
4.2 含间隙柔性可展帆板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| 第64-75页 |
4.2.1 间隙和帆板柔性对帆板展开动态特性影响 | 第64-69页 |
4.2.2 重力环境对帆板展开动态特性影响 | 第69-73页 |
4.2.3 双间隙对帆板展开动态特性影响 | 第73-75页 |
4.3 MATLAB与ADAMS求解结果对比 | 第75-7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5章 含间隙柔性可展机构混沌现象辨识 | 第77-89页 |
5.1 引言 | 第77页 |
5.2 混沌的定义 | 第77-78页 |
5.2.1 Li-Yorke定义 | 第77-78页 |
5.2.2 Devalley定义 | 第78页 |
5.3 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 | 第78-79页 |
5.4 混沌现象的辨识方法 | 第79-80页 |
5.4.1Poincare映射法 | 第79-80页 |
5.5 含间隙可展帆板的混沌现象辨识 | 第80-81页 |
5.6 不同参数对含间隙可展帆板的混沌现象影响 | 第81-87页 |
5.6.1 间隙半径和驱动速度对混沌现象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5.6.2 驱动速度对混沌现象的影响 | 第82-85页 |
5.6.3 重力环境对混沌现象的影响 | 第85-86页 |
5.6.4 摩擦系数对混沌运动的影响 | 第86-87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结论 | 第89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研究成果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