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初级会话课课堂元话语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引言 | 第8-11页 |
1.1 选题原因 | 第8页 |
1.2 研究范围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目标与方法 | 第9-11页 |
2 元话语概述 | 第11-17页 |
2.1 元话语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1-12页 |
2.2 元话语的定义与性质 | 第12-14页 |
2.3 元话语的功能与分类 | 第14-15页 |
2.4 元话语的应用研究 | 第15-17页 |
3 课堂元话语与初级会话课元话语 | 第17-22页 |
3.1 课堂元话语的性质 | 第17-19页 |
3.2 初级会话课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3.3 初级会话课元话语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3.4 初级会话课元话语的性质 | 第21-22页 |
4 会话课课堂元话语的基本构成 | 第22-48页 |
4.1 寒暄元话语 | 第22-24页 |
4.2 导入元话语 | 第24-27页 |
4.3 指令元话语语 | 第27-32页 |
4.4 提问元话语 | 第32-39页 |
4.5 修复元话语 | 第39-43页 |
4.6 反馈元话语 | 第43-48页 |
5 会话课教学常用话轮标志 | 第48-52页 |
5.1 话轮开始的标志 | 第48-49页 |
5.2 话轮接应的标志 | 第49-50页 |
5.3 话轮结束的标志 | 第50-52页 |
6 课堂元话语实施策略 | 第52-55页 |
6.1 创造学生的课堂话语权 | 第52-53页 |
6.2 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| 第53-54页 |
6.3 教师的品格和心态 | 第54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