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第1章 前言 | 第7-12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| 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页 |
| 1.3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| 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| 1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第2章 绩效考评理论简介 | 第12-20页 |
| 2.1 绩效考评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| 2.1.1 绩效的含义 | 第12-13页 |
| 2.1.2 绩效考评的含义 | 第13页 |
| 2.2 绩效考评的内容 | 第13页 |
| 2.3 绩效考评的方法 | 第13-20页 |
| 2.3.1 360度绩效考核 | 第13-14页 |
| 2.3.2 BSC(平衡计分卡) | 第14-16页 |
| 2.3.3 目标管理法 | 第16-17页 |
| 2.3.4 关键事件法 | 第17-18页 |
| 2.3.5 关键业绩指标(KPI) | 第18-20页 |
| 第3章 中原油田四厂班组绩效考评现状 | 第20-25页 |
| 3.1 中原油田四厂简况 | 第20页 |
| 3.2 中原油田四厂班组绩效考评现状 | 第20-21页 |
| 3.3 中原油田四厂班组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1-25页 |
| 3.3.1 对绩效考评的认识不充分 | 第21页 |
| 3.3.2 绩效考评目的不明确 | 第21-22页 |
| 3.3.3 绩效考评标准设计不科学 | 第22-23页 |
| 3.3.4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| 第23页 |
| 3.3.5 绩效考评结果无反馈 | 第23-24页 |
| 3.3.6 绩效考评申诉与评估系统不健全 | 第24-25页 |
| 第4章 基于KPI的绩效考评体系的设计 | 第25-49页 |
| 4.1 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目的 | 第25-26页 |
| 4.2 基于KPI的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26-29页 |
| 4.2.1 基于KPI的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| 第26-28页 |
| 4.2.2 基于KPI的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可行性和紧迫性 | 第28-29页 |
| 4.3 基于KPI的绩效考评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思路 | 第29-30页 |
| 4.3.1 设计原则 | 第29-30页 |
| 4.3.2 设计思路 | 第30页 |
| 4.4 基于KPI的绩效考评体系构建前期工作 | 第30-32页 |
| 4.4.1 岗位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4.4.2 工作流程分析 | 第31页 |
| 4.4.3 绩效特征分析 | 第31页 |
| 4.4.4 理论验证 | 第31页 |
| 4.4.5 要素调查,确定指标 | 第31页 |
| 4.4.6 修订 | 第31-32页 |
| 4.4.7 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2页 |
| 4.4.8 建立绩效考评机构 | 第32页 |
| 4.5 基于KPI的绩效考评指标的具体设计 | 第32-41页 |
| 4.5.1 业绩量化指标 | 第34-39页 |
| 4.5.2 民主评价指标 | 第39-41页 |
| 4.6 绩效考评计算方法 | 第41-43页 |
| 4.6.1 业绩量化指标考核方法 | 第41页 |
| 4.6.2 日常绩效指标考核方法 | 第41页 |
| 4.6.3 民主评价指标考核方法 | 第41-43页 |
| 4.6.4 员工年度绩效考核最终得分 | 第43页 |
| 4.7 绩效考评的程序 | 第43-44页 |
| 4.8 绩效考评体系的实施 | 第44-48页 |
| 4.8.1 绩效考评的对象 | 第45页 |
| 4.8.2 绩效考评的频率和时间 | 第45-46页 |
| 4.8.3 绩效考评的方式 | 第46-47页 |
| 4.8.4 绩效考评的评分标准 | 第47-48页 |
| 4.9 绩效考评结果的管理 | 第48页 |
| 4.10 考评纪律与监督 | 第48-49页 |
| 第5章 结论 | 第49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| 附表 | 第54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