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引言 | 第9-17页 |
0.1 研究缘由 | 第9页 |
0.1.1 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其启示和不足 | 第9页 |
0.1.2 心理表征在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及其启示和不足 | 第9页 |
0.2 理论背景 | 第9-11页 |
0.2.1 语块理论的来源和认知基础 | 第9-10页 |
0.2.2 心理表征的定义及其在二语习得中的运用 | 第10-11页 |
0.3 语块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0.3.1 外语界关于语块的理论研究 | 第11-12页 |
0.3.2 对外汉语界关于语块的理论研究 | 第12-14页 |
0.4 第二语言的心理表征研究 | 第14-15页 |
0.5 小结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对外汉语语块的界定和分类 | 第17-25页 |
1.1 对外汉语语块的定义及界定 | 第17-20页 |
1.2 对外汉语语块的分类 | 第20-24页 |
1.2.1 固定结构 | 第22页 |
1.2.2 框架结构 | 第22-23页 |
1.2.3 关联结构 | 第23-24页 |
1.3 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的选择 | 第25-31页 |
2.1 实验材料的选择标准 | 第25-27页 |
2.2 实验材料的初步选择 | 第27-28页 |
2.3 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 | 第28-29页 |
2.3.1 实验对象 | 第28页 |
2.3.2 实验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3.3 实验结果 | 第29页 |
2.4 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实验一:在线语法判断 | 第31-41页 |
3.1 研究目的 | 第31页 |
3.2 研究假设 | 第31页 |
3.3 研究方法 | 第31-34页 |
3.3.1 受试 | 第31-32页 |
3.3.2 实验材料与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3.3 研究工具 | 第33-34页 |
3.3.4 实验步骤 | 第34页 |
3.4 结果呈现 | 第34-38页 |
3.4.1 平均反应时间的结果呈现 | 第36页 |
3.4.2 错误率的结果呈现 | 第36-38页 |
3.5 结果讨论 | 第38-39页 |
3.6 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实验二:自定步速阅读实验 | 第41-47页 |
4.1 研究目的 | 第41页 |
4.2 研究假设 | 第41页 |
4.3 研究方法 | 第41-43页 |
4.3.1 受试 | 第41页 |
4.3.2 实验材料与设计 | 第41-42页 |
4.3.3 研究工具 | 第42-43页 |
4.3.4 实验步骤 | 第43页 |
4.4 结果呈现 | 第43-45页 |
4.5 结果讨论 | 第45-46页 |
4.6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不同语块类型的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| 第47-54页 |
5.1 不同语块类型在实验一中的结果呈现 | 第47-49页 |
5.1.1 平均反应时间的结果呈现 | 第48-49页 |
5.1.2 错误率的结果呈现 | 第49页 |
5.2 不同语块类型在实验二中的结果呈现 | 第49-51页 |
5.3 结果讨论 | 第51-53页 |
5.4 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主要发现与建议 | 第54-60页 |
6.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| 第54-56页 |
6.2 本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 | 第56-58页 |
6.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| 第58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2页 |
附录 | 第72-86页 |
附录A 在线语法判断:测试文件1 | 第72-75页 |
附录B 在线语法判断:测试文件2 | 第75-78页 |
附录C 自定步速阅读任务:测试文件1 | 第78-82页 |
附录D 自定步速阅读任务:测试文件2 | 第82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