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4页 |
1.1 职业路径规划与管理研究的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本课题的来源 | 第9-10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| 第10-11页 |
1.4 本课题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| 第12页 |
1.6 本文的结构大纲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19页 |
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2.3 简要评析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职业路径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| 第19-25页 |
3.1 职业生涯 | 第19-20页 |
3.2 职业路径 | 第20-23页 |
3.2.1 职业路径的概念 | 第20页 |
3.2.2 职业路径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3.2.3 职业路径的设计方式 | 第21-23页 |
3.3 职业梯 | 第23-25页 |
3.3.1 职业梯的要点问题 | 第23页 |
3.3.2 职业梯的宽度 | 第23-24页 |
3.3.3 职业梯的速度 | 第24-25页 |
第4章B公司技术人员职业路径规划背景分析 | 第25-33页 |
4.1 B公司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| 第25-27页 |
4.2 B公司人力资源中技术人员现状 | 第27-29页 |
4.3 与技术人员职业路径发展的相关问题 | 第29-31页 |
4.4 B公司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路径规划和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| 第31-33页 |
第5章B公司技术人员职业路径设计及管理 | 第33-44页 |
5.1 技术人员职业路径的设计 | 第33-39页 |
5.1.1 技术人员职业路径 | 第33页 |
5.1.2 技术人员职业梯 | 第33-34页 |
5.1.3 职业路径要求 | 第34-39页 |
5.2 技术人员职业路径的管理 | 第39-44页 |
5.2.1 动态化的职业路径体系 | 第39-40页 |
5.2.2 完善学习和培训机制 | 第40-42页 |
5.2.3 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 | 第42-4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6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44页 |
6.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发表论文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