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言 | 第9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方法和过程 | 第10页 |
1.4 研究路径和内容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19页 |
2.1 敬业度的内涵与维度 | 第12-13页 |
2.2 敬业度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| 第13页 |
2.3 敬业度理论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2.4 敬业度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| 第14页 |
2.5 敬业度理论在国内的实际运用 | 第14-15页 |
2.6 员工敬业度的测量与测评体系 | 第15-16页 |
2.7 合益集团对敬业度的观点 | 第16-18页 |
2.8 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XX公司生产部门员工敬业度调查与现状分析 | 第19-37页 |
3.1 XX公司概况 | 第19-24页 |
3.1.1 XX公司简介 | 第19-20页 |
3.1.2 XX公司领导力模型 | 第20-21页 |
3.1.3 XX公司客户亲密度战略 | 第21页 |
3.1.4 XX公司精益生产方式 | 第21-24页 |
3.2 XX上海公司概况 | 第24-25页 |
3.3 企业生产部门员工敬业度调查背景 | 第25-26页 |
3.4 企业生产部门员工敬业度调查样本 | 第26-27页 |
3.5 企业生产部门员工敬业度调查结果 | 第27-37页 |
3.5.1 敬业度调查结果基本状况 | 第27-28页 |
3.5.2 清晰有前途的公司战略方向方面 | 第28-29页 |
3.5.3 对领导者充满信心方面 | 第29-30页 |
3.5.4 产品质量及以客户为中心方面 | 第30-31页 |
3.5.5 尊重及赏识方面 | 第31-33页 |
3.5.6 员工发展机会方面 | 第33-34页 |
3.5.7 薪酬与福利方面 | 第34-37页 |
第4章 提升XX公司生产部门员工敬业度的建议 | 第37-44页 |
4.1 总体方案 | 第37页 |
4.2 加强战略沟通,提升战略目标清晰明确性 | 第37-38页 |
4.3 完善公司制度,提高公司透明度 | 第38-39页 |
4.4 加强供应商质量管控,提升现场人员技术服务能力 | 第39-40页 |
4.5 加强一线经理教练式领导力培养 | 第40-41页 |
4.6 拓宽员工发展空间 | 第41-42页 |
4.7 提高员工福利水平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5.1 研究过程和发现的简要总结 | 第44页 |
5.2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卷内备考表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