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篇特征视角下商务英语题材文本的翻译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翻译准备过程 | 第9-18页 |
1.1 引言 | 第9页 |
1.2 译前准备与分析 | 第9-14页 |
1.2.1 任务描述 | 第9页 |
1.2.2 文本内容简介 | 第9页 |
1.2.3 选材缘由 | 第9-10页 |
1.2.4 文本类型 | 第10-11页 |
1.2.5 目标文本语言定位 | 第11-14页 |
1.3 翻译方法理论——语篇的七大特征 | 第14-18页 |
第二章 翻译案例分析 | 第18-40页 |
2.1 语篇特征之衔接性与连贯性对翻译的处理 | 第18-30页 |
2.1.1 衔接手段照应的适用性 | 第18-20页 |
2.1.2 衔接手段省略的适用性 | 第20-22页 |
2.1.3 衔接手段替代的适用性 | 第22-24页 |
2.1.4 词汇衔接 | 第24-25页 |
2.1.5 形式连贯与语义连贯 | 第25-27页 |
2.1.6 突显顺序连贯与自然顺序连贯 | 第27-30页 |
2.2 语篇特征之意图性与可接受性对翻译的影响 | 第30-34页 |
2.2.1 意图性与可接受性的适用性与合作原则 | 第30页 |
2.2.2 合作原则对翻译的指导 | 第30-34页 |
2.3 语篇特征之信息性对翻译的作用 | 第34-36页 |
2.3.1 信息性的适用性 | 第34页 |
2.3.2 从信息性选择翻译方法:减译法 | 第34-35页 |
2.3.3 从信息性选择翻译方法:增译法 | 第35-36页 |
2.4 语篇特征之情景性对翻译的指导 | 第36-37页 |
2.5 语篇特征之互文性对翻译的控制 | 第37-38页 |
2.6 小结 | 第38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附录一 英文原文 | 第43-75页 |
附录二 中文译文 | 第75-99页 |
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9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