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离合词概述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离合词的性质及判断标准 | 第12-15页 |
一、离合词的性质 | 第12-15页 |
二、离合词的判断标准 | 第15页 |
第二节 离合词的类型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离合词的扩展 | 第16-1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离合词的偏误调查与统计 | 第18-29页 |
第一节 离合词的偏误调查 | 第18-20页 |
一、调查目的 | 第18-19页 |
二、调查的方法和范围 | 第19页 |
三、语料来源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离合词的偏误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20-28页 |
一、调查结果统计 | 第20-25页 |
二、统计结果分析 | 第25-2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离合词偏误的类型 | 第29-35页 |
第一节 插入成分的偏误 | 第29-31页 |
一、调查问卷插入偏误的调查 | 第29-30页 |
二、调查问卷插入成分的偏误的分析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离合词带宾语的偏误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离合词重叠形式的偏误 | 第32-33页 |
第四节 倒装的偏误 | 第33-3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造成留学生学习离合词产生偏误的原因及解决偏误教学建议 | 第35-47页 |
第一节 造成留学生学习离合词产生偏误的原因 | 第35-40页 |
一、离合词本体研究不充分 | 第35-36页 |
二、教材处理的模糊性 | 第36-37页 |
三、母语负迁移 | 第37-38页 |
四、目的语知识泛化 | 第38-39页 |
五、学习者主观因素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解决离合词偏误的教学建议 | 第40-46页 |
一、加强本体研究、完善本体描写 | 第40-41页 |
二、加强对比研究 | 第41-44页 |
三、对教材进行科学地处理 | 第44-45页 |
四、要重视离合词的课堂教学 | 第45-4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