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文学理论论文--文学创作论论文

写作文化:作为社会生活到作家创作的中介--以苏童作品为例探究文学创作的内在机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9-24页
    1.1 论文理论专题研究述评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向内转还是向外转:文艺学视野下的文学创作动力研究方式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迈向文艺心理学与审美心理:文学内在创作动力研究分析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小结第16页
    1.2 作家个案文学创作内在机制研究述评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客体对象性的外在分析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主体对象性的内在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创作风格谈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小结第21-22页
    1.3 对动力机制研究述评的评价和思考第22-24页
2 作为文学创作中介的写作文化理论第24-68页
    2.1 第三条路:走向真正中介的写作文化研究第24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默会知识的提出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默会认识论对实践活动的哲学启示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写作文化的定义和结构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写作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体现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写作文化的本质及其意义第40-47页
    2.2 文学创作中写作文化的终极动力:写作美学、时空情绪第47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文学创作的审美认识及其思维方式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文学创作的空间性审美追求:境界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文学创作的时间性审美追求:节奏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时空情绪:写作文化的最终动力第59-63页
    2.3 文学创作中写作文化的表层载体:时空情绪的表达机制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思维方式建构:开放与流动、立体与无限的精神状态的生成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价值取向选择:题材、主题、人文精神的确立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写作规范创造:体裁、语言、结构、叙述的知行递变生成第65-68页
3 苏童作品的“写作文化”分析第68-101页
    3.1 苏童作品内容层面体现出来的写作文化精神第68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主题方面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物形象方面第74-77页
    3.2 苏童作品形式方面体现出来的写作文化精神第77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叙述方式、视角方面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语言运用方面第79-84页
    3.3 写作文化论背景下苏童作品表达载体的变迁第84-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突围与先锋的八十年代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市场与迷茫的九十年代第87-9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转型与回归日常的新世纪第94-101页
结语第101-102页
参考文献第102-109页
致谢第109-110页

论文共11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瞿菊农教育哲学思想研究
下一篇:戏剧理论视域下师生交往研究--基于J省S小学的田野调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