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8-10页 |
一、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二、五音戏的探究范围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五音戏的历史渊源 | 第10-14页 |
第一节 早期山东戏曲与五音戏的渊源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五音戏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1-13页 |
一、秧歌腔 | 第11-12页 |
二、肘鼓子到五音戏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五音戏时期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五音戏的唱腔探究—结合《王小赶脚》为例 | 第14-29页 |
第一节 五音戏的唱腔与演唱 | 第15-23页 |
一、板式唱腔 | 第15-22页 |
二、演唱与艺术特色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唱词体现的艺术形态 | 第23-26页 |
第三节 伴奏乐队与主弦乐器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五音戏的传承与发展 | 第29-34页 |
第一节 五音戏的代表人物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五音戏的发展现状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五音戏的传承 | 第32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3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艺术实践 | 第37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