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陕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1章 导论第14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国家及地方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的出台第14-15页
    1.2 问题的提出第15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丰富我国教育信息化评价的理论研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提供评价依据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为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提供宏观决策依据第16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1.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思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6 论文结构第19-20页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、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第20-28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教育信息化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评价指标体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权重第21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1页
    2.3 研究综述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外研究综述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研究综述第23-28页
第3章 陕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研第28-44页
    3.1 现状调研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问卷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29-30页
    3.2 现状调查结果分析第3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础设施与公共管理平台建设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信息化组织与管理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教师应用情况及能力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学生应用及能力第40-41页
    3.3 陕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第41-44页
第4章 陕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建立第44-63页
    4.1 初步建立陕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已有指标的比较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构建评价指标第47-49页
    4.2 第一轮专家咨询修正评价指标体系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专家的组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专家咨询结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修改指标第51-53页
    4.3 第二轮专家咨询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第53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问卷的编制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德尔菲法专家问卷分析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第二轮指标体系的修改第59-63页
第5章 陕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63-80页
    5.1 问卷的编制第63页
    5.2 问卷的发放第63页
    5.3 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思路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一级指标权重确定过程第65-69页
    5.4 专家排序法确定二三级指标权重第69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专家排序法确定权重的思路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二级三级指标权重确定过程第70-73页
    5.5 陕西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第73-80页
第6章 结束语第80-84页
    6.1 研究总结第80页
    6.2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80-81页
    6.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不足之处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研究展望第81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8页
附录第88-102页
致谢第102-10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第104-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--以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》课程为例
下一篇: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