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群支持的讨论式教学活动的表现性评价方案设计--以《教育技术哲学》课程教学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13页 |
一、问题提出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现状综述 | 第8-11页 |
三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四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(一)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(二)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讨论式教学活动评价的初步规划 | 第13-18页 |
一、《教育技术哲学》课程概况 | 第13页 |
二、讨论式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 | 第13-14页 |
三、讨论式教学活动的特点分析 | 第14-15页 |
四、评价的初步规划 | 第15-18页 |
(一)评价的类型 | 第15-16页 |
(二)评价工具的选择 | 第16页 |
(三)评价权重分配的初步规划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讨论式教学活动的质性分析 | 第18-29页 |
一、线上部分学习活动的质性分析 | 第18-21页 |
二、线下部分学习活动的质性分析 | 第21-29页 |
(一)小组长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24-25页 |
(二)学生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25-29页 |
第四章 评价量规与评价方案的制定 | 第29-41页 |
一、各部分评价权重的设计 | 第29-32页 |
(一)线上线下的活动的权重分配 | 第29-30页 |
(二)各评价主体手中的权重的分配 | 第30-32页 |
二、评价量规的制定 | 第32-37页 |
(一)小组长评价量规的制定 | 第32-34页 |
(二)普通学生评价量规的制定 | 第34-37页 |
三、确定评价方案 | 第37-41页 |
(一)评价形式设计 | 第37页 |
(二)评价方案的应用设计 | 第37-41页 |
第五章 评价方案的实施 | 第41-47页 |
一、评价方案的实施 | 第41-44页 |
(一)实施过程概述 | 第41页 |
(二)具体实施过程 | 第41-44页 |
二、评价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| 第44-47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47-52页 |
一、结论 | 第47-50页 |
二、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附录 | 第54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