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基于电子书包资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6页
 一、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二、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(一)电子书包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(二)小学阅读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三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2-14页
  (一)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四、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4-16页
  (一)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(二)研究思路第14-16页
第二章 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第16-22页
 一、理论基础第16-18页
  (一)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6页
  (二)认知发展理论第16-18页
  (三)互动教学理论第18页
 二、相关研究第18-22页
  (一)电子书包概念第19页
  (二)阅读教学概念第19-20页
  (三)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优势第20-21页
  (四)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第21-22页
第三章 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第22-29页
 一、课程背景介绍第22-24页
  (一)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第22页
  (二)新课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第22-23页
  (三)基于电子书包资源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第23-24页
 二、电子书包教学环境介绍—以营口实验学校为例第24-26页
 三、电子书包资源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26-29页
  (一)课前疏于利用电子书包第26页
  (二)课中电子书包资源、环节应用不当第26-27页
  (三)合作学习效果差强人意第27-28页
  (四)课后作业形式单一第28-29页
第四章 基于电子书包资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第29-37页
 一、课前预习第29-31页
  (一)树立课前预习意识第29页
  (二)重视预习内容和方法的指导第29-31页
  (三)检查与反馈预习效果第31页
 二、课堂学习第31-34页
  (一)创设情境,问题导入第31-32页
  (二)引领示范,强化朗读第32页
  (三)教师引导,自主学习第32-33页
  (四)课外拓展,强化训练第33页
  (五)网络交流,合作学习第33页
  (六)全课总结,读写并重第33-34页
 三、课后拓展第34-37页
  (一)课后作业设计第34-35页
  (二)课后作业评价第35-37页
第五章 典型课例设计及分析第37-43页
 一、课例 1:《圆明园的毁灭》第37-39页
  (一)教学内容分析第37页
  (二)教学过程设计第37-39页
 二、课例 2:《长征》第39-41页
  (一)教学内容分析第39-40页
  (二)教学过程设计第40-41页
 三、教学反思第41-43页
总结与展望第43-45页
 一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第43页
 二、不足与展望第43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8页
附录 1第48-49页
附录 2第49-53页
附录 3第53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个人简历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惯习影响研究--以W市雷锋中学为例
下一篇:QQ群支持的讨论式教学活动的表现性评价方案设计--以《教育技术哲学》课程教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