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20页 |
·梅干菜的简介 | 第10页 |
·植物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 | 第10-15页 |
·植物多酚的来源及分类 | 第10-11页 |
·植物多酚的提取技术 | 第11-12页 |
·植物多酚的纯化 | 第12页 |
·植物多酚的测定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植物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植物多酚的作用 | 第14-15页 |
·猪肉的保鲜技术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添加保鲜剂 | 第15-16页 |
·真空包装保鲜 | 第16页 |
·涂膜保鲜 | 第16页 |
·超临界杀菌保鲜 | 第16页 |
·其他保鲜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外植物多酚及猪肉保鲜的研究动态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外植物多酚的研究动态 | 第17页 |
·国内外猪肉保鲜的研究动态 | 第17-18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梅干菜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| 第20-29页 |
·引言 | 第20页 |
·材料、试剂及仪器 | 第20-21页 |
·材料、试剂 | 第20-21页 |
·仪器 | 第2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梅干菜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| 第21页 |
·梅干菜乙醇提取物的分级萃取 | 第21页 |
·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 | 第21页 |
·总酚含量测定 | 第21-22页 |
·还原力测定 | 第22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| 第22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2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8页 |
·提取率和总酚含量 | 第22-24页 |
·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 | 第24-25页 |
·还原力 | 第25-26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梅干菜的抑菌性能研究 | 第29-36页 |
·引言 | 第29页 |
·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29-30页 |
·材料及试剂 | 第29页 |
·仪器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试剂和梅干菜提取液的配制 | 第30页 |
·细菌的活化及其菌悬液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抑菌实验 | 第30-3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梅干菜提取物的抑菌圈结果 | 第31-34页 |
·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| 第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梅干菜提取物对猪肉的保鲜研究 | 第36-45页 |
·引言 | 第36页 |
·试剂、材料和仪器 | 第36-37页 |
·试剂和材料 | 第36-37页 |
·仪器 | 第3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肉样的制备 | 第37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9-44页 |
·保鲜猪肉的细菌总数测定结果 | 第39-40页 |
·保鲜猪肉的 pH 值测定结果 | 第40页 |
·TBA 值的测定结果 | 第40-41页 |
·TVB-N 含量的测定结果 | 第41-42页 |
·感官指标的测定 | 第42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5章 梅干菜超临界 CO_2萃取协助渗透保鲜猪肉的研究 | 第45-52页 |
·引言 | 第45页 |
·实验试剂、材料及仪器 | 第45-46页 |
·试剂和材料 | 第45-46页 |
·仪器 | 第4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肉样的超临界 CO_2 处理 | 第46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7-51页 |
·保鲜猪肉的细菌总数测定结果 | 第47页 |
·保鲜猪肉的 pH 值测定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TBA 值的测定结果 | 第48-49页 |
·TVB-N 含量的测定结果 | 第49页 |
·感官指标的测定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