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当代汉语词典》外来词收录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绪论 | 第11-16页 |
第一节 关于《当代汉语词典》外来词的收录问题 | 第11-12页 |
一、《当代汉语词典》 | 第11页 |
二、《当代汉语词典》外来词问题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13页 |
三、预期效益 | 第13页 |
第三节 指导思想、理论基础、研究材料和方法 | 第13-16页 |
一、指导思想 | 第13-14页 |
二、理论基础 | 第14-15页 |
三、研究材料 | 第15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(一)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| 第15页 |
(二)语料库语言学方法 | 第15页 |
(三)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 | 第15页 |
(四)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16-22页 |
第一节 词源研究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外来词的本体研究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规范研究 | 第18-22页 |
一、外来词的本体规范问题 | 第18-19页 |
二、词典中外来词的收录规范 | 第19-22页 |
(一)国内外来词收录研究 | 第19-20页 |
(二)国外词典收录外来词研究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外来词的界定 | 第22-55页 |
第一节 国外关于对外来词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一、外来词产生的原因 | 第22页 |
二、外来词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国内关于外来词的研究 | 第23-55页 |
一、外来词的历时发展 | 第23-34页 |
二、“外来词”这一术语的发展历史 | 第34-36页 |
三、外来词的内涵和外延 | 第36-55页 |
(一)关于意译词 | 第37-39页 |
(二)关于字母词 | 第39-52页 |
(三)关于日源汉字词 | 第52-55页 |
第三章 《当代汉语词典》中外来词的收录 | 第55-70页 |
第一节《当代汉语词典》性质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《当代汉语词典》中外来词的收录原则 | 第56-63页 |
一、共时性原则 | 第56-57页 |
二、科学性原则 | 第57-58页 |
三、系统性原则 | 第58-59页 |
四、规范性原则 | 第59-60页 |
五、高频次原则 | 第60-62页 |
六、稳定性原则 | 第62-63页 |
第三节 外来词收录的实际操作方法 | 第63-70页 |
一、比例参照 | 第64页 |
二、频率标准 | 第64-65页 |
三、词典结构安排 | 第65-70页 |
(一)宏观结构 | 第65-66页 |
(二)微观结构 | 第66-70页 |
1. 词条结构 | 第66-67页 |
2. 释义结构和释义模式 | 第67-70页 |
第四章 结语 | 第70-72页 |
第一节 时间界定 | 第70页 |
第二节 仿译词 | 第70页 |
第三节 日源汉字词 | 第70页 |
第四节 词源考察 | 第70页 |
第五节 字母词的汉化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