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理论综述 | 第16-38页 |
·心理契约 | 第16-24页 |
·心理契约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结构 | 第17-20页 |
·心理契约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·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| 第21-23页 |
·心理契约EAR循环 | 第23-24页 |
·激励理论 | 第24-27页 |
·激励的经典理论概述 | 第24-26页 |
·基于东方文化的激励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知识型员工概述 | 第27-31页 |
·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| 第27-28页 |
·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知识型员工需求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知识型员工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| 第30-31页 |
·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点 | 第31-32页 |
·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及激励现状研究 | 第32-36页 |
·国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及激励现状研究 | 第32-34页 |
·国内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及激励现状研究 | 第34-36页 |
·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| 第36-38页 |
第3章 研究设计 | 第38-4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8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38-39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39页 |
·样本的基本情况统计 | 第39-40页 |
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40-44页 |
·问卷信度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问卷效度分析 | 第41-44页 |
第4章 研究结果 | 第44-63页 |
·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维度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差异性分析 | 第48-55页 |
·心理契约重要程度和满意程度对比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心理契约视角下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需求因素分析 | 第56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5章 心理契约与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关系研究 | 第63-71页 |
·心理契约是激励体措施和激励效果的中介 | 第63-66页 |
·心理契约与激励体系关系模型 | 第63-64页 |
·心理契约是激励措施和激励结果的中介 | 第64-65页 |
·对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进行分析是激励过程实现的前提 | 第65-66页 |
·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的影响 | 第66-71页 |
·从心理契约结构探讨对知识型员工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·从心理契约违背探讨对员工激励的影响 | 第68-71页 |
第6章 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体系 | 第71-94页 |
·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实施模型 | 第71-73页 |
·基于心理契约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体系模型 | 第73-74页 |
·激励策略制定的原则 | 第74-75页 |
·尊重理解原则 | 第74页 |
·公平公正原则 | 第74页 |
·透明度原则 | 第74-75页 |
·差异性原则 | 第75页 |
·基于交易型心理契约的激励策略 | 第75-80页 |
·薪酬激励 | 第75-78页 |
·稳定激励 | 第78-80页 |
·基于关系型心理契约的激励策略 | 第80-84页 |
·文化激励 | 第80-82页 |
·伦理激励 | 第82-84页 |
·基于发展型心理契约的激励策略 | 第84-90页 |
·工作成就激励 | 第84-88页 |
·个人成长与发展激励 | 第88-90页 |
·知识型员工差异性激励策略归纳 | 第90-94页 |
·不同层次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| 第90-91页 |
·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| 第91-94页 |
第7章 结束语 | 第94-96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94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94-95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95-96页 |
附录: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 | 第96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-10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