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介词标记“连”的构句机制及情景语义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3页
 第一节 研究综述第8-10页
  一、 20 世纪 80 年代以前第8页
  二、 20 世纪 80 年代以后第8-10页
 第二节 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第10-12页
  一、 研究方法第10页
  二、 理论基础第10-12页
 第三节 语料来源和选题意义第12-13页
  一、 语料来源第12页
  二、 选题意义第12-13页
第二章 “连”字词性第13-18页
 第一节 连字词性之争第13-15页
  一、 “介词”说第13页
  二、 “助词”说第13-14页
  三、 “语气副词”说第14页
  四、 “连词”说第14页
  五、 “准量词”说第14页
  六、 “焦点标记”说第14页
  七、 “话题标记”说第14-15页
 第二节 “连”字词性第15-18页
第三章 “连”表达的意义分析第18-25页
 第一节 “连”字的词义历时发展第18-23页
  一、 “连”字的原始意义第18页
  二、 “连”字衍生意义第18-19页
  三、 先秦以后“连”字的演变第19-21页
  四、 “连”字句的发展成熟及标志第21-23页
 第二节 现代汉语“连”字句的发展第23-25页
第四章 “连”字虚化机制第25-30页
 第一节 “连”虚化机制第25-26页
 第二节 虚化形式标准第26-28页
 第三节 “连”演变为语法标记第28-30页
  一、 “连(Np)+Vp+也/都+Vp”第29页
  二、 “连+Np+也/都+Vp”第29-30页
第五章 构句功能第30-33页
 第一节 成句功能第30页
 第二节 表意功能第30-33页
  一、 加强夸张的语义功能第30-31页
  二、 增强了句子的加合意义第31页
  三、 标举极端事物第31-32页
  四、 典型事例第32-33页
第六章 “连”字句情景语义分析第33-39页
 第一节 表层级的情景语义分析第33-35页
  一、 表递进义第33-34页
  二、 表递降义第34页
  三、 表隐含对比义第34-35页
 第二节 表突显性情景语义分析第35-39页
  一、 表强调义第35-36页
  二、 表夸张义第36页
  三、 表焦点第36-39页
第七章 对外汉语中的“连”字句教学第39-45页
 第一节 “连”字句常见的偏误第39-40页
 第二节 “连”字句的结构特点及教学第40-42页
  一、 名词性成分第40-41页
  二、 动词性成分第41页
  三、 其他成分第41-42页
 第三节 “连”字句的阶段性教学第42-45页
  一、 典型“连”字句练习第42-43页
  二、 非典型“连”字句练习第43-45页
第八章 结论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后记第48-49页
个人简历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现代汉语表物名词单义与多义认知机制研究
下一篇:“比”字句的否定范畴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