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网络教学质量与网络教学交互性的相关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1章 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网络教学平台快速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网络教学在实践中的困境第13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3-18页
     ·网络教学的实际困难第13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具体描述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8页
   ·论文结构安排第18-20页
第2章 相关指导理论第20-2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  ·概念界定第20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22-23页
   ·相关学习理论概述第23-26页
     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教学交互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6-28页
第3章 网络教学交互活动情况调查第28-56页
   ·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功能情况调查第28-33页
     ·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师与资源交互的支持情况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与资源交互的支持情况第31页
     ·网络教学平台对参与者间交流的支持情况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网络教学平台激励机制情况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33页
   ·网络教学实践中的交互情况调查第33-52页
     ·调查工具和过程第34页
     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第35-42页
     ·学生与教师的交互第42-48页
     ·学习者间的交互第48-52页
   ·网络教学平台论坛的调查与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·讨论第53-55页
     ·师生利用网络完成交流互动的频率很低第53页
     ·教师负担重疲于应付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学生的重复提问频率高第54页
     ·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有待改进第54-5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结论陈述第55页
     ·研究建议第55-56页
第4章 基于资料积累与分享的网络课堂问答系统设计第56-64页
   ·明确问题第56-57页
     ·问答是网络教学实践最基本、最主要的交互形式第56页
     ·重复提问严重影响网络教学实践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有价值的交互信息未得到有效再现和利用第57页
   ·基于资料积累与分享的网络课堂问答系统探索第57-62页
     ·提问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积累模型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再现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激励模型第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5章 结论和展望第64-67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几个新着眼点第64-65页
   ·结论第65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附录第69-75页
 附录 1:学生问卷第69-72页
 附录 2: 教师问卷第72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苏霍姆林斯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研究
下一篇:幼儿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