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0.引言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·国内外对心理契约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外对员工满意度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对心理契约及员工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学术构想与基本思路 | 第18页 |
·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·创新之处和不足 | 第19-20页 |
1.心理契约和员工满意度的理论分析 | 第20-27页 |
·心理契约的理论分析 | 第20-23页 |
·心理契约的定义 | 第20-21页 |
·心理契约的特点 | 第21-23页 |
·员工满意度的理论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员工满意度的定义 | 第23页 |
·员工满意度的测度 | 第23-24页 |
·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| 第24-27页 |
2.基于心理契约的临商银行员工满意度研究设计 | 第27-32页 |
·问卷设计及调查 | 第27-29页 |
·变量定义 | 第27页 |
·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问卷发放、收集及样本分布 | 第28-29页 |
·评价模型构建 | 第29-32页 |
·满意度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29-30页 |
·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30-32页 |
3.基于心理契约的临商银行员工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| 第32-49页 |
·临商银行面临的员工管理现状 | 第32-36页 |
·临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员和机构情况 | 第32-34页 |
·临商银行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临商银行员工心理契约描述统计 | 第36页 |
·心理契约组织责任各维度描述统计 | 第36页 |
·心理契约员工责任各维度描述统计 | 第36页 |
·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心理契约差异分析 | 第36-41页 |
·性别的差异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年龄的差异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学历的差异分析 | 第39页 |
·职级的差异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工作年限的差异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员工工作满意度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契约内容的相关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的相关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| 第46页 |
·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契约内容的回归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的全回归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心理契约对工作满意度的逐步回归分析 | 第47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回归分析模型 | 第48-49页 |
4.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满意度的综合评价 | 第49-55页 |
·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| 第49-51页 |
·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满意度评价模型——模糊综合评价 | 第51-55页 |
·确定员工满意度评价因素集合 | 第51页 |
·建立员工满意度评级档次集合 | 第51页 |
·确立员工满意度评价因素的权重集合 | 第51-53页 |
·员工满意度的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| 第53页 |
·员工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 | 第53-55页 |
5.提高临商银行员工满意度的对策分析 | 第55-61页 |
·从招聘源头提高员工与组织的契合度 | 第55-56页 |
·基于心理契约规范维度提高员工满意度 | 第56-57页 |
·基于心理契约人际维度提高员工满意度 | 第57-59页 |
·基于心理契约发展维度提高员工满意度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附录 | 第64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2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