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8页 |
1 前言 | 第8-28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13页 |
·世界科学教育主流趋势 | 第8-9页 |
·国内地理教学改革驱动 | 第9-11页 |
·个体发展的需求 | 第11-12页 |
·多元化地理课堂的召唤 | 第12页 |
·国内地理实验教学资源欠缺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阶段与研究内容 | 第13-16页 |
·论题提出阶段 | 第13页 |
·论题分析阶段 | 第13-14页 |
·实证研究阶段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5页 |
·我国中学地理实验开发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 | 第16-19页 |
·国外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开发研究现状 | 第19-23页 |
·国外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3-25页 |
·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| 第25-28页 |
·多元智能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6页 |
·学习动机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理论 | 第27-28页 |
2 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及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现状 | 第28-41页 |
·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含义及特征 | 第28-29页 |
·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含义的界定 | 第28页 |
·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特征 | 第28-29页 |
·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现状及成因(以南京地区为例) | 第29-33页 |
·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现状 | 第29-31页 |
·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现状成因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已开发资源分类 | 第33-41页 |
·按实验内容分类 | 第34-38页 |
·按实验教学目的分类 | 第38-41页 |
3 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原则与流程 | 第41-57页 |
·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 | 第41-42页 |
·新课程理念 | 第41页 |
·可持续发展思想 | 第41-42页 |
·团队合作精神 | 第42页 |
·中学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基本原则 | 第42-44页 |
·知识要点科学准确 | 第42-43页 |
·内容具有探究价值 | 第43页 |
·实验操作简单易行 | 第43页 |
·内容、形式灵活多变 | 第43-44页 |
·实验主体设定明确 | 第44页 |
·实验结果清晰可见 | 第44页 |
·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流程 | 第44-57页 |
·课堂实验资源开发流程 | 第45-49页 |
·田野调查实践资源开发流程 | 第49-57页 |
4 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案例 | 第57-73页 |
·地图系列实验 | 第57-58页 |
案例一:模拟地表地形 | 第57-58页 |
·行星地球系列实验 | 第58-61页 |
案例一:地球仪的制作 | 第58-59页 |
案例二: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演示 | 第59-61页 |
·天文观测实验 | 第61-62页 |
案例一:怎样使用望远镜来安全地观察并清点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数? | 第61-62页 |
·气象观测实验 | 第62-63页 |
案例一:受热的陆地和水体 | 第62-63页 |
·土壤观测实验 | 第63-64页 |
案例一:水土流失模拟实验 | 第63-64页 |
·地质观测模拟 | 第64-68页 |
案例一:模拟沉积作用 | 第64-65页 |
案例二:汤山田野考察 | 第65-68页 |
·水文系列实验 | 第68-69页 |
案例一:风海流形成 | 第68页 |
案例二:密度流 | 第68-69页 |
·人文活动实验 | 第69-73页 |
案例一:“秦淮河环保行” | 第69-71页 |
案例二:水污染调查(以仙林中心区为例) | 第71-73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73-75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73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73-75页 |
附录A:地理实验教学观察计划 | 第75-79页 |
附录B: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现状调查问卷 | 第79-81页 |
附录C: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现状访谈问题设计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