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2页 |
·关于离合词问题的讨论 | 第10-12页 |
1 离合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概述 | 第12-17页 |
·离合词的目前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离合词产生的原因 | 第12-13页 |
·关于离合词语法性质的讨论 | 第13-16页 |
·离合词的类型及扩展方式 | 第16页 |
·离合词的类型 | 第16页 |
·动宾式离合词的扩展方式 | 第16页 |
·本文统计方法及思路 | 第16-17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调查方法 | 第17页 |
·语料来源 | 第17页 |
2 对外汉语教学中离合词问题的研究 | 第17-29页 |
·理论背景 | 第17-19页 |
·偏误分析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中介语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对比分析理论 | 第19页 |
·留学生离合词测试问卷的设计方法及原则 | 第19-23页 |
·测试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测试问卷设计 | 第20页 |
·离合词考察知识点分类 | 第20-23页 |
·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主要偏误类型 | 第23-27页 |
·将离合词用法等同于一般动词 | 第23-24页 |
·带动态助词产生的偏误 | 第24页 |
·带补语产生的偏误 | 第24-26页 |
·带宾语产生的偏误 | 第26-27页 |
·带定语产生的偏误 | 第27页 |
·顺序颠倒和重叠产生的偏误 | 第27页 |
·偏误类型的总结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没有扩展 | 第28页 |
·盲目扩展 | 第28页 |
·不完整扩展 | 第28页 |
·扩展方式受限 | 第28-29页 |
3 对外汉语教学初中级阶段离合词的教学策略 | 第29-44页 |
·离合词教学现状调查 | 第29-31页 |
·高等院校国际教育学院中汉语教师离合词教学情况调查 | 第29-30页 |
·调查情况总结 | 第30页 |
·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离合词调查 | 第30-31页 |
·离合词教学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明确界定离合词 | 第31-32页 |
·在教材中进行统一标注 | 第32页 |
·将离合词作为独立的语法点纳入汉语语法体系 | 第32页 |
·依据教学规律进行离合词教学 | 第32-33页 |
·相对充足的课后巩固练习 | 第33页 |
·增强汉语教材和工具书的实用性 | 第33页 |
·初中级阶段汉语离合词教学设计 | 第33-40页 |
·离合词带动态助词的用法 | 第34-35页 |
·离合词带补语的用法 | 第35-38页 |
·离合词带定语的用法 | 第38-39页 |
·离合词重叠的用法 | 第39页 |
·离合词搭配介词的用法 | 第39-40页 |
·初中级阶段汉语离合词练习设计 | 第40-44页 |
·练习设计的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离合词的练习设计 | 第41-44页 |
结束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4-55页 |